校史实物史料是记录学校发展历程,展现学校办学成就,传承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实物史料中可以感悟到学校创建发展与时代变迁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浸润其中的“红色基因”。近年来,学校档案馆校史馆不断加大校史实物征集力度,将口述历史访谈与实物史料征集工作相结合,积极发挥档案校史文化育人作用。
2025年1月3日上午,校史研究室副主任潘群与学校1-6403班校友,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定方教授等赴洛阳采访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1-6309班校友,原洛阳市西工区区长、政协主席周成万。
今年83岁高龄的周成万校友接受了口述史采访,并与陈定方教授一起回顾了在华中工学院的求学经历,深情讲述了58年前,在学校东三楼,见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时的情景:1967年10月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阿尔巴尼亚贵宾专程来到华中工学院,与学生代表亲切会谈,并在学校露天电影场指挥大家高唱《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陈定方教授时为学校校报编辑,见证了阿尔巴尼亚贵宾和周总理到访学校的情景。周成万校友时为学校对外联络部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与总理的会谈,给总理端水、佩戴袖章、胸章等,并担任会议记录员。当晚,总理离开学校后,周成万校友抑制不住激动的情感,连夜将总理与师生会谈过程中的重要讲话整理了出来。


口述访谈结束后,周成万校友将《周总理在汉的重要指示》记录本、近年整理编写的回忆录《1967年10月,周恩来总理在武汉》以及总理来学院佩戴过的学校校徽、记录当时会谈内容的笔记本、工作证等一批珍贵校史实物捐赠给学校。校史研究室副主任潘群向周成万校友颁发了捐赠证书,赠送了学校文创纪念品,并向周成万校友的捐赠义举表示衷心感谢。

耄耋之年的周成万校友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谈笑风生、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求学、工作经历。说到家国情深之处,忍不住老泪纵横,让人动容。周成万校友和家人表示,把珍藏多年的校史实物和回忆资料捐赠给学校,实现了多年夙愿,希望这些校史实物能为记录学校发展历程发挥积极作用。


周成万校友1943年4月出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1968年12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第六机械工业部国营第四〇七厂(河南柴油机厂),按照要求先到济南军区解放军6019部队接受解放军再教育,后到河南柴油机厂工作,1984年到中共洛阳市委组织部,同年到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政府工作。
周成万校友捐赠的校史实物和资料实属珍贵,为丰富馆藏红色校史资源、开展校史研究以及存史资政育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撑。档案馆校史馆将保管好、利用好这些珍贵实物史料,讲好华科大故事,弘扬华科大精神,并继续广泛征集具有时代内涵和岁月印迹的校史资料,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