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曰怀:“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

发布人:   时间:2015-10-28     浏览次数:


我是1953年以华中工学院的名义正式招生考进来的第一批本科生,当时考入动力系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曾担任过热能动力装置教研室主任。1965年我到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攻读研究生,曾任该校中国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后因政治斗争,被苏联政府驱逐出境。回国后,陈毅元帅代表毛主席接见了我们,对我们的域外斗争表示了肯定。“文革”后期复课闹革命,我被指派参加组建热工仪表新专业,担任教研室主任兼支部书记,1995年在自控系退休。


在校工作期间,我具体参与组织了二十多次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亲历所见毕业设计从“学苏”不断改革为具有学校特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环节。


1958年以前,我们国家是全面学苏的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也是从苏联学来的。我体会毕业设计是综合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内容来做一个大型作业,是一个专业内容的全面训练,所以我认为是培养工程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训练,是一个总结性的学习,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在苏联留学时也看到他们对毕业设计非常重视,老师们为确定一个毕业设计的题目反复推敲,同时还找年轻教师试做,检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备有详细的指导书和很多参考资料,便于学生操作。我们学习了他们的做法,而且还提供了范本。1958年之前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我们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慢慢改进,逐渐形成了经验式的做法。


1958年之后,我们的毕业设计有了重大的变化。毛主席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示。大家多次讨论如何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当时动力系有的老师就提出结合生产劳动的实际来做毕业设计。当时意见分为两种,部分老师认为毛主席既然提出了这个指示,我们就要贯彻执行;另一部分老师觉得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做,能使学生达到全面训练的目的,而采用结合实际“真题真做”的方式,担心学生达不到全面训练的效果。经过很多次讨论后,支持“真题真做”的老师分析,以前的毕业设计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电厂的简化设计,是一个教学训练。现在我们可以找个小型电厂来设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能够涉及到学生所学的各门课程,这样来进行全面训练。这种说法大家觉得可行,站得住脚。但不同的声音又出来了,认为教师指导起来很困难。过去我们进行试做,教师心中有数,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大家预先知道,可以掌控。但现在面临真的电厂设计,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教师心中无数,不清楚如何指导。后来大家分析说,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大家教学相长,碰到实际问题大家一起讨论研究,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再到电力设计院去请教那些有经验的人。虽然困难还是很多,但经过多次讨论,大家还是统一了思想,觉得一是贯彻毛主席指示,二是实现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我们决定进行“真刀真枪、真题真做”实战训练的毕业设计。确定了方向之后,老师们找了6个小电站的设计任务作为毕业设计题目。系里也采取了措施,请了一位电力设计院的主任工程师当顾问,请他来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个做法增强了教师的信心。在教师的带动和同学们的奋斗下,这6个电厂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了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一直到最后的施工设计,出了全部的施工图纸,交给了国家专门指定的电力安装公司去建造。后来据我们了解,好多电厂都建成功,并投入了运行。比如,我参加设计的广西合山煤矿自备电厂,后来建成正式运行使用。也有的电厂因为资金不到位而没有投产,并不是同学们的设计不对。我们这次的毕业设计最后的成果与以往不同,我觉得一是建成了一些电厂,为社会主义建设作了贡献;二是对我们学校来说,创造了丰厚的收入;三是对教师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思想改造,改造教师理论脱离实际的思想,培养联系实际的习惯,使大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国家休戚相关,责任心也加强了;四是对于学生来说,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去的毕业设计都是“纸上谈兵”,现在的毕业设计是碰到了实际问题,“硬碰硬”的考验,磨练了他们的实际能力,学生觉得知识学活了。所以这次毕业设计之后,各方面都反映很好,总之一句话,教育质量提高了。


“大跃进”的年代,思想都比较活跃,我们系提出对教研室主任的职位进行民主选举,这恐怕在华工还是第一次。在民主选举中,我被选中做了热能动力教研室主任,当时我心里是很忐忑的,觉得自己过于年轻,能力有限,压不住阵,不能担此重任,请求换人,未果。因为大家已选出来了只能“逼上梁山”,被迫上任。


我做了热能动力装置教研室主任,碰见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1960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我想的也很简单,就按照上一届“真刀真枪”的做。但教师提出了困难,说他们找不到像上一次那样的题目。系领导不同意“纸上谈兵”的老方法,认为是否有人想走回头路。确实有个别人想走回头路,但大多数教师提的问题有道理。我分析,前一届是1958年,正是大跃进时期,地方工业蓬勃发展,电力设计院搞不过来,所以将小电厂设计的任务给了学校。1960年后国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国家经济建设是收缩的状态,那时的口号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所以找不到与上一届同样的题目,我是往前走有困难,往回走也不妥,进退为难。所以那个时候出现了“进退之争”,我在无奈之中,召集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回顾一下之前的过程,总结1958年毕业设计的经验和教训。从回顾过程中,我逐渐有了新的认识,比较了“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和之前“假题假做”的做法后,我发现“真刀真枪”对于学生能力提高的培养是很突出的,教师学生都在实际问题中磨练,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就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我觉得这一点是改革中的核心问题,用这样的观点,突破了毕业设计选题的范围。例如,电厂中的技术改造,设备上的参数变化,都是“牵一发动全身”。这样就跟设计一个新的电厂也差不了太远,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能起到实际作用。思想认识提高了,我们选题的范围也扩大了,很多教师觉得这个办法也可以考虑。我提出了新看法,也总结了过去的做法,当时称之为“毕业设计四段教学法”,有“做法”保证了“看法”,大家更有信心了。管教学的副系主任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刻蜡板油印了几十份,分发给大家讨论。1960届的学生就按照这个方案,以电厂技术改造为题进行毕业设计。经过实践最后总结,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也防止了倒退,坚持了“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方向。1964年我到兰州去出差,看望了动力系分配在那里工作的学生,因为我之前曾担任过系分团委书记,是做学生工作的,跟学生非常熟悉,他们看到我来了也非常热情,提出一起聚会。分配在兰州化工设计院的学生就找到了设计室的主任,提出大学老师来了,想借会议室一用。这个主任听说老师来了,就提出想见一下老师,于是我主动去拜访了他。他见到我后,主要是赞扬我们的学生质量高。他说,一般到我们这里来工作的毕业生,第一年是实习期,主要任务是熟悉工作步骤、设计规程和使用设计手册等等,但发现华工分配来的学生一来就能上手,完成任务很顺利,他非常欣赏,希望我们能多分配一些学生去。我听了这个话之后很高兴,说明我们分配去的学生适应他们的要求,有一定水平。想想原因就在于我们“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学生们对材料、设备设计参数的选择都选的比较恰当,工作上手快,能独立完成任务。用人单位的反馈就是对我们“真刀真枪”毕业设计工作实际效果的肯定。


“文革”后期复课闹革命,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尽快缩小与世界科技距离,朱九思书记提出组建一批新专业。1971年元旦前夕,上级批复同意组建热工仪表专业并要求马上招生,三月开学上课。当时我在军宣队指挥部教育革命组工作,有一天朱九思书记找我谈话。他说,考虑到我曾在国外学习过,清楚这方面的内容,决定调我去组建热工仪表专业,时间紧,困难很多,要我设法尽快把这个专业搞上去。言谈中,我说到建设实验室需要经费。朱九思说,“现在国家这个状况,没有钱,你要人我倒可以多给你两个,其他困难你自己想办法解决”。我自言自语说了声太困难了,不料被他听见,就说“正因为困难才叫你去,你是共产党员”。为了不让领导担心,我就表了个态,一定努力克服困难,尽快把专业搞上去。


就这样我调到新专业——热工仪表专业,担任教研室主任兼支部书记。安排毕业设计时,教研室领导班子反复讨论毕业设计该怎么做,大家认为要坚持毕业设计“真刀真枪”这个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毕业设计不仅要设计,还要加工制造,做个“样机”出来。对于这个要求,各位教师反映不太相同。因为热工仪表专业是从动力系整体迁移至自控系的,所以大多数教师都经历过“真刀真枪”,对于这个方向是认同支持的。但具体又提出了很多问题,因为从动力系原专业调到热工仪表新专业,教师有不同程度的改行,自身的知识面不够,有些教师认为能带领学生设计已经很不错了,现在还要求制造,就太困难了。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另一个问题老师们觉得设计可以指导,但是加工的环节,自身的动手能力也比较欠缺,无法指导学生,而且学校也无此要求。第三就是有些加工是自己做不了的,要找“外部”协助加工,就会拖时间。毕业设计的时间是有限的,经不起拖延。凡此种种论调,大家就提出应该稳步前进,不要冒进。后来我们组织讨论,有人说以前我们在动力系,原专业属于运行类专业,现在仪表专业属于制造类专业,专业性质变化了,要求也变了。所以我们要满足培养目标的教学要求,个人的困难是有,但不能因为个人的困难而降低专业培养要求。另外过去的设计项目都比较大,比如设计电厂、氧气站、热网等,现在的自动化仪表毕业设计是一个精密的仪器,一个控制系统或者一个装置,都比原来的设计工作量小。所以我们说用一个学期做设计加制造,时间应该是来得及的。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设计之后制造出来,还能反过来检验设计思想、措施有何优缺点,在学习上又能积累经验。以前电厂的毕业设计很难做到这一点,学生们刚设计完,毕业离校,不能立即看到建成的电厂,不能从后面的结果来看设计上的优缺点。逐渐统一了思想,目标是制作出样机。教研室领导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大家解决提出来的困难。一是个人面对,集体指导,大家发挥各自所长,互相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把整体的毕业设计搞上去。二是实验室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大家加工。当时的环境是“文革”刚刚结束,加工一个电路板都是很困难的,我们自己土法上马,搞了一条线路板生产线,并且增加车铣钳鉋钻设备来保证简单加工,以节省时间。实践的结果是实现了创新突破。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动手能力,从制造的结果回过头来评议设计的思想,又积累了经验。学生的质量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做出来的成果都有使用价值。比较典型的是在工厂中解决了实际问题,如传感器检测仪、数字颗粒流量计、液体密度计等,分别由省国防科工委、粮食部、轻工部主持鉴定通过,成为工厂产品投产,有些还获湖北省科技二等奖、三等奖。“真刀真枪”毕业设计突破了设计,既培养了创新人才,还获得了一些科技成果。“真刀真枪”毕业设计要求完成实物样机,取得不少成绩,但也有一些由于主客观原因,没有做出样机,后来的人也接不上手,最终成为一堆废料,器件、材料都浪费了。我们也研究了这些问题,觉得学生的思想中,传统毕业设计是答辩,评定论文,制作样机占分很少,所以学生对制作样机,思想上不太重视,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答辩时滔滔不绝,理论脱离实际,和实践脱节,写论文潇潇洒洒一大篇,联系实际则空洞无物,因为不重视导致失败。我们分析觉得还有个别吃“大锅饭”的现象,比如多人一组,能干的拼命干,其他人出工不出力,也有个别 “找人代劳,拉人赞助”,以致样机未能如愿做出结果。我们分析觉得是评估系统存在问题,所以我们除了做思想工作之外,还从制度上着手,修改评估系统。我们提出了过程和结果要兼顾的多样化评估系统,具体来说有两个内容和四个方面。两个内容是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四个方面是成果表演、答辩情况、论文质量和平时表现,这样把平时和最后结果都兼顾起来。这个方案提出来以后,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要重视样机制作,但做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们注重了实,并把虚实结合。学生答辩以实物表演为主,结合实物表演进行答辩。答辩组就能搞清楚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究竟有多强。说空话的答辩,不联系实际的论文得到了改善。每个人工作量有多少也一目了然,总要说清楚自己负责的是哪一块内容,使得个别“吃大锅饭”、“代劳”、“赞助”的现象也消失了。每当有实物表演的公开答辩,其它课题组的同学都很乐意参加,十分热闹,无形中成了一个非正式的“产品鉴定会”和非正规的“学术交流会”,成为各课题组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家从中扩大了知识面,从别人课题中也能学到新知识及一些经验和教训。学生的学习质量实实在在地得到了提高。这样做之后,我们的毕业设计逐渐规范化。


毕业设计严格要求规范化了之后产生了更多更好的成果。我说三个例子:第一个是2万美元冲垮日本人要价100万美元的谈判,1986年湖北齿轮厂与日本“不二越株式会社”谈判,日本人说可以保证生产出的齿轮达到国际标准,但提出要100万美元的设备费。不料我们以此为题的毕业设计改造了生产工艺,控制了生产过程,做出来的结果达到了国际标准。成本合计仅2万美元,而且立即出口创汇,于是冲垮了100万美元的谈判。学生通过解决很多具体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第二个例子是为湖北蒲纺丝织厂研制了一个光电探边控制器,我们做了之后,改造老设备,控制了生产过程,使工厂的次品率由6.02%降低至0.317%。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同样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厂里的工人也很高兴,说以前次品多,总是要被扣奖金。该设备已连续运行了十二年,还在继续使用。还有例如为武汉自动化仪表厂研制了纸浆浓度计,1976年做出来之后,轻工部主持的鉴定会认为我们的产品填补了国家空白。后来每年学生如接力赛般的做,不停地改进和跟踪国际变化,帮他们做成了包括静刀式的、动刀式、内旋式、外旋式、带数据处理器的、带调节的,及微机化等多种派生型的纸浆浓度变送器等系列产品,并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的教师、学生生产发明的产品也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奖项。


马毓义教授担任副校长的时候,在安排毕业设计工作的会议上,他专门表扬了我们专业抓毕业设计的经验,说我们的毕业设计是“分段进行,段段有要求,步步有检查,自动化仪表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姚宗干教授担任副校长的时候,在我们那里开了个现场会,想推广这样的一些做法,我们也展出了50余件产品。在全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委员会上,我们也介绍过自己毕业设计的经验。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设计经验交流会上, 我们专业代表学校去参加和交流经验。


这就是我们从开始学习苏联的毕业设计,到后来结合自己的特点逐渐改进,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重要的经验有两条,一是毕业设计一定要“真题真做、真刀真枪、实战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二是过程和结果兼顾的多样化评价系统,就是我们的两个内容,四个方面的评分制,保证了学生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黄曰怀口述,李旭玫访谈整理。黄曰怀,自动化学院退休教授,曾担任自动化仪表和热能动力装置教研室主任。)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