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载禄:忆“散射通信”科研课题

发布人:   时间:2016-02-22     浏览次数:


三、现场试验和产品化


    1976年夏季,万发贯决定将全套系统运往烟台和大连,利用设在烟台和大连之间的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微波信道进行一次现场试验。万发贯、朱耀庭率队前往,我未去烟台,原因是我正在攻克设备产品化的最后一道难关,即“勤务话”的传输问题。所谓“勤务话”是指通信两端,例如一端在烟台,另一端在大连。两端设备在开通前,执班通信兵需要有一条通话的信道,这条信道不能占用三路数字话,那是加密信道,两端的通信兵又必须要勾通,需要交换系统运行情况,或系统撤离、转移阵地等。而且不能借用其他通信手段。


    他们去烟台不久传回了好消息:试验结果圆满,时频编码通过实际检验,和理论基本相符,说明了时频编码体制用于对流层散射通信,可以达到设计要求。这次试验成功,使华中工学院在电子部和通信兵部都有了良好声誉,接下来是安排工厂接产了。随即电子部通知,接产单位改为河南新乡的760厂(今河南新乡燎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该厂有职工约5000人,是电子部的重点企业。工厂多次派人来校,我们也多次去到新乡,开始了装车和机架等结构设计。


    不久我的“勤务话”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方案是在完全不改变原有系统电路情况下,只增加少量部件,采用时频跳频的方法,在原有系统中插入了“勤务话”,并在实验室试验成功。


    烟台试验成功后,朱耀庭承接了电子部的另一个“雷达天线”的数控机床加工的大项目,离开了散射科研组。


    1977年初,万发贯建议将散射通信系统的科研成果以“时频编码技术”为题,以通信教研室的名义,上报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结果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以后万发贯逐渐将重点转到了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方面。


    我参加的散射通信科研成果的最后一次产业化会议是1978年在南京召开的1125工程会议(1125工程是指中国空军于1959年11月25日开始立项的建设空军自动化指挥系统工程)。会议决定,华中工学院研制的“移动式数字微波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将由760厂接产,生产数套,用于1125工程京津唐防空网作为战略备用通信配置设备。这次会议说明我校的散射通信成果也得到了空军的认可。不久小平同志指示“军队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要为经济建设让路”,京津唐自动化防空网的工程建设未实施,我们研制的“移动式数字微波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最终也未能产业化。


四、收获


     虽然科研成果最终未产业化,但六年多的散射通信科研工作,对学校、对系的发展、对专业建设和对每一个投入散射科研工作的教师成长,所起的作用都是巨大的。散射通信科研的这一段历史,值得回顾!


    首先是专业建设。按九思书记的一贯指导思想是新专业先搞科研,培养师资。后来九思提出“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也是这一思想的发展。从散射通信科研组的实践看,九思建设新专业的思想是正确的,散射通信科研的确带动了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那时电子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是实报实销。记得1972年春,电子部的第一次科研拨款是60万元,第一批购买的通用仪器设备可以一人一套。课题组添制了可供近50名科研人员硬件开发所需全套仪器外,还添制了高至5000兆赫兹的全套微波仪器,如频率源、采样示波器、频谱分析仪和扫频仪等。散射通信科研持续了6年多,估计获得的科研经费有400~500万元(无法查到确切数据),我们从未感到经费紧张。到1976年,散射通信的研究工作基本完成时,开办通信技术专业所需的师资、实验设备等条件已相当完善,已具备了招收学生的较好专业基础。1978年,通信技术专业招收了一个小班的本科学生。


     其次是对学校发展。基于散射通信的科研成果和所获得的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以万发贯领衔,获得了1981年全国第一批“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点,成为全国七个能授予该学科博士学位的高校之一,也是我校获得的第一批的九个博士点之一。万发贯这一年开始招收通信与电子系统的博士研究生。


    最后,散射通信科研为全系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成为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招生后,建设和发展我系的教学和科研骨干。

 

    (黄载禄,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退休教师。曾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1994 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上一页 [1] [2]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