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六一:我在华工工作的简要回顾

发布人:   时间:2016-09-14     浏览次数:


1959年,我从交通大学船舶蒸汽发动机及其装置专业毕业后,与十个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华中工学院工作。


我在华工的工作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9.9—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主要从事教学和实验室工作。在教学方面讲过的课程有:力学类的流体力学、水力学;热工类的热工学、热力设备、汽轮机等;机械制造类的内燃机制造工艺学等。开出的课程似乎多而杂,也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学习和实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工科院校主要的基础课程是数理和三工(即热工、金工和电工)。由于任务紧迫,又处于当时环境条件的约束之下,恐怕这是线性规划的最优选择。另外我还要带动力系—些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每次指导学生实习,除了事先的安排联系工作外,自己还要先期到电厂、制造厂等单位准备,通过与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的交流学习,共同生活,我不仅了解设备、熟悉生产流程,还能在不少工位上实地操作。实验方面,我则一直担任热工实验室主任,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煤气机、煤油机、汽油机、柴油机、锅炉、蒸汽机、汽轮机、压气机等实验课。不同领域的学习与实践,尽管有困难、有艰辛,但也不乏探索的趣味,如今回想起来,时光并未白白流逝,也有特别的收获。当然现在时代不同了,信息快捷,视野开阔,渠道畅通,如能“精准”选择,直达“梦想”的几率就高得多了。


第二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我主要的工作是科研和教学。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科研在各个学科领域蓬勃发展,尤其是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建立,更促使热力学这个经典的工程基础学科打开了科研之门。为了新建工程热物理专业,王崇琦、杨昌俊老师和我不仅到有关工业部门调研,而且遍历我国著名理工院校,进行了深入了解和交流。之后,我校决定也建立工程热物理专业,并得到教育部批准。这是我国第一批建立的工程热物理专业,随后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于是我的工作重点也逐渐由本科教学向科研和研究生教学倾斜。


这段时间我参加的有代表性的科研项目有:


1.教育部科学基金及国家科委重点基础科研项目“混合工质热物性研究”。此项目主要研究非共沸混合工质热物性的测试、状态方程的拟合,并以制冷及热泵工质为应用对象,优化二元非共沸工质的组成,以达到提高制冷及热泵循环的能量利用系数,减少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276285)“联结于热泵的土壤热源有效利用的研究”。此项目研究内容以土壤中多孔材料的垂直埋管作为空调、供暖双向型热泵夏季排热、冬季取热的可再生热源。利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丰富的地表水,研究将其抽取、回灌及在土壤中迁移的循环系统,以强化土壤的热交换机制,大幅度提高取(排)热率。由于土壤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远小于大气,故将显著提高热泵的制冷及供热系数,达到节能、用地少、投资低和无污染的目的。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378381)“相变物质应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此项目研究主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确定价格性能比优良的二元近共熔相变混合物质,以常用建筑材料为基质,构成新型的储能复合建筑材料。由于相变物质熔点恒定及熔化热大,使建筑物具有自行控制室内气温、节省空调或供暖能量,增加舒适程度和有效利用空间等优越性。采用相关物质做建材还可用于高速公路桥面防冻等多种用途,可望成为很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


在这段时间,我还接受了来自地区、行业、大型厂矿的若干课题,其中有些颇有些意思,如参加华北电力局的“200MW机组调峰运行可行性研究” “武钢硅钢片厂加热炉生产线降噪”“辽河油田的热注井油层热场数学模型及深井测量高温高压杜互的研制”等等,在此不再一一罗列。除此之外,我还常接到省市科委委托审核的一些所谓 “发明项目”,其实质就是永动机的翻版。我在指出其谬误之余,不禁深感在工程人员中普及热力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性。


这段时间,我最有代表性的编著是《高等工程热力学》,198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是为工程热物理专业编写的教材,但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及科学技术人员的参考书。由南京工学院和华中工学院共同编写,南京工学院杨思文教授任主编。按照当时国家教委工程热物理专业教材委员会审稿会主审、天津大学吕灿仁教授的话说,这是我国第一本高层次的工程热力学教材。我在本书的编写中,将经典热力学的理论体系,由传统的三公理结构改为二十世纪中期刚趋于完善的单公理结构;研究方法强调用热力学特征函数和普遍关系式对热力学系统状态的描述;结合科研和应用前沿成果,研究实际工质状态方程式建立和改进的方法;引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列出较全的国内外参考资料。


第三阶段(退休后):1995年,我退休后除了少量科研及设备处的某些调查咨询工作外,最主要的工作有两项。


1.参加校教学顾问组。时任副校长邹寿彬为迎接教育部首届本科教学评估,组建了校内专家组,评估顺利完成后,其中部分资深退休教师组成了顾问组。这是一个由分管教学副校长领导的教学咨询组,组长是樊孝述老师。之后尽管分管该项工作的校领导有所变化,但顾问组的责任与宗旨并未更改。当时组内讨论时,施文赵老师的评论与肯定,今犹在耳。校教学顾问组任务是对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解、引导、探讨与建议。对于教学方面的重大事项,顾问组的老师们可谓是竭尽全力。我受聘为顾问组成员期间,有幸经历了两届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评估。我们为评估前的准备,评估中的导引,以及评估后的落实不懈努力,颇感充实。两次评估均获优,这是对我校教学的全方位肯定,也令“学在华工”实至名归。


2.参加师资、人事研究小组。在首届教学评估后不久,时任校党委副书记刘献君组建了师资、人事研究小组,组长是机关总支书记张京南老师,樊孝述、刘大元、梅世炎等同志都先后参加过小组工作,小组最稳定的成员是张京南、徐听宝、李崇阁、我以及稍后加入的龙传鑫等五人。记得每次例会讨论,大家都畅所欲言,我们戏说是“锵锵行”。这是一种与教师完全不同的工作,我的目光与思路变得更加开阔,不仅开始用不同于单纯教师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而且认识了不少为华工建校付出毕生精力的德行高尚的干部。在这个小组的工作主要是为人事方面某些政策的落实、制度的改革进行调研、提出建议,供校领导及相关组织、人事部门参考。例如:2003年的华中科技大学岗位综合津贴草案就是由小组拟定的。


以上是我在华工工作的简要回顾,对学校的发展贡献甚微,只是一路走来学习不止,聊尽绵薄之力而已。

(金六一,能源学院教授,已退休。)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