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 杰:追忆父亲许实章

发布人:   时间:2014-03-12     浏览次数:

求学生涯

1920年11月17日,父亲许实章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古城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的许附马府内。父亲祖上许申曾是“潮州八贤”之一,许申之曾孙许珏是北宋英宗治平年间的科举状元、宋太宗曾孙女德安郡主的附马,许附马府就是许珏的府第。许附马府1989年被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们誉为“国内罕见的府地建筑”、“潮州古建三宝之一”,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父亲幼时知晓祖辈们刻苦学习、成就大业的种种故事,从小就立志要做大科学家、大发明家,为人类、为社会作贡献。


在父亲10岁左右时,爷爷独闯南洋,此时的他正在读小学。奶奶不得不承担繁重的家务,并把他们兄弟俩抚养成人。家境由此变得有些窘迫。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放学回来后自己糊制火柴盒卖钱,以补贴上学的费用。人生中的这段经历也使他懂得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和不易,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1934年9月至1940年7月,父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潮安省立金山中学。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总是学校的前几名,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和奖励。


1940年9月至1944年8月,父亲在江西国立中正大学工学院机电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大学一年级的学业成绩位居全系第一名,因而获得了学校的“中正奖学金”,并在此后的大学二、三、四年级一直获得该项奖学金。大学四年级时,由于学业成绩特别优异,他获得了由当时上海储蓄银行提供的优异学生奖学金,而在当时的整个国立中正大学仅有两名学生获得此项奖学金。


父亲善于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分析,对每一门学科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问题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等,这些为他今后的研究和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大学二年级时,他就发明材料力学求梁变位的新方法——用二次及三次力矩法求梁的变位,该成果当时轰动全校,该论文在《美国土木工程师学报》(Proceedings of ASCE 1947,No.3)上发表后,国内各大报纸均刊登“许实章发明力学定理”的醒目新闻。在大学四年级时,他就作为助教并教授低年级的一些课程。国立中正大学在对外宣传学校成就时,总是将他的事迹作为典型进行宣传。


1944年8月,父亲本科毕业。1947年6月,应自己的老师刘乾才的邀请,到中正大学任教。1949年中正大学改建为南昌大学,1949年6月至1953年8月父亲在南昌大学任讲师。期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51年被评为南昌市模范教育工作者。


1953年9月,父亲调入华中工学院任讲师,1956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1978年5月晋升为教授。1953年12月至1955年9月,父亲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教研室进修,近两年的学习经历,使他对电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期间他博览群书,对国内外电机方面的书籍特别钟爱,遇到好的书籍,省吃俭用也要买下来,进修完回家时,除简单的行李外,带回了满满的几大箱近百本英文、俄文、德文、法文的电力、电机、电器方面的书籍。


1964年2月至1965年1月,父亲在上海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进修。原定于1966年公派英国进修3至4年,因文化大革命而未成行。

建校时期


1952年,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对建设人才的需要,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决定在武汉新建华中工学院。1953年设立了华中工学院建校委员会,委员会由各组建单位委派代表,由国家委任组成。南昌大学采用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委派刘乾才、万发贯和父亲等3名代表。父亲当时不到33岁,是年轻有为的青年讲师。1953年春天,他们参加了学校的选址工作。经多次考察,决定在喻家山下建校。校址选定后,开始建校基建工作,当时除留下建校基建相关人员外,其他委员仍回原学校工作。


1953年12月22日,父亲接到华中工学院(本部)电报,被安排到哈工大进修电气机械管理专业,时间3个学期。从那时起父亲的学术专业就从“电力网络、输配电”改为“电机制造”了。1953年12月至1955年9月,父亲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教研室进修,由苏联专家进行指导,进修一年九个月未回过家。


1954年春天,华中工学院南昌大学分部搬迁至武汉,父亲因学习紧张未能回校参加学校搬迁工作。据我母亲现在回忆,1954年春天华中工学院南昌大学分部搬迁到武汉,当时包了一辆火车专列。母亲带着外公、外婆、我的2个哥哥和我,一家6口人,一起搬到武汉。当时我才刚满一岁,我的哥哥一个6岁、一个3岁。考虑到我们家的特殊情况,南昌大学的领导十分关心我们,安排专人沿途照顾我们。在火车上,母亲抱着我,她身体有点不舒服、晕车,校领导赶紧安排我们到卧铺车厢休息。到达武汉后,学校安排车将我们接到华工。这样,我们家就顺利地从南昌搬到了武汉。


来到华工后,学院已安排好了住房,分配在东一区12号1楼居住,当时的丁种房,有3间房间、一个厨房、一个厕所。学院安排得非常周到,房子内配置了床、书桌、餐桌、柜子、板凳等家具;厨房里有厨具、米缸、水缸,米缸里还装了米;做饭用的炉子及煤也准备好了,每家连弹灰用的鸡毛掸子都配了。真是考虑得非常周到,打开行李就可以休息、做饭。


当时学院只有一栋教学楼(东一楼),宿舍也只有几栋学生宿舍和几栋教师宿舍。学院内正在建设,出门都是泥巴路。走路时,一不小心脚就会陷入泥内。那时出门,不论天晴下雨都得穿套鞋。尽管条件比较艰苦,学院还及时配套建成了小学和幼儿园。首批来到学校的教职员工的子女,到校后就可以进小学学习或进幼儿园,极大地解决了教职员工的后顾之忧。


[1] [2] [3] 下一页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