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志祥:回顾机制专业早期的师资队伍

发布人:   时间:2014-07-07     浏览次数:

我大学一年级是在湖南大学念的,1953年就成了华中工学院机械制造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武昌本部还不具备上课条件时,我们就在桂林分部先上课,陈日曜是桂林分部主要负责人。1954年迁回武昌喻家山时,我住在东一舍,当时外面有很多水田,青蛙的叫声都听得很清楚。当时有东一舍、东二舍、东三舍、东四舍4栋学生宿舍。


建校之初,几乎没有机床和仪器,甚至连一把像样的千分尺都没有,只好先集中四个学校为数不多且极其落后的设备——几台皮带传动式机床和一些简陋的教学器材。后来在1954年,刘颖教授(后来去了造船系研究动力)负责订购了一批机床和机械设备,解决了教学和实验过程中的燃眉之急。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开始模仿苏联的课程设置,开班授课。虽然教学硬件设施匮乏,但师资力量在中南地区首屈一指,其中有制图教研室的赵学田教授、教机床课的留日教授李如沆,教机械零件的徐真教授、教机械工程的余敏先生、教自动化和工艺学的谈宗先生等优秀的留洋教授以及苏联调派来的专家。


当时的老师们授课相当有难度,因为缺乏实验设备,缺乏数据资料,很多教材还是用俄文写的,凭借的只有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对未来的希望和敢于坚持下去的勇气!虽然条件艰苦,但是老先生们没有因为困难而产生一丝懈怠,他们一边学习俄文一边讲课,两个月就能看书搞翻译,一些课程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讲义。


在教学方面,老先生们在规定的时间都会去给学生做辅导,有时还会根据情况延长辅导学生的时间。当然这其中最辛苦的要数教制图的老师了,面对几乎是零基础的学生,辅导课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机械、电气、建筑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制图学,对一些连投影几何都不会的学生来说,学制图学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制图又是一门基础课程,老师们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授课也很认真。


机械制造系初期开设的基础课程有: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政治、体育、劳动等;开设的专业课程有: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机床、刀具、金属切削原理、夹具、机械零件、金属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等;还有毕业设计、金工实习、毕业答辩等教学内容。


当时教师职称的晋升是这样的:一般大学毕业后当一年实习老师,然后升为助教,三年到四年后升为讲师,三年后参评副教授,再三年后参评正教授。


当时教夹具的高宇昭老师很是了不起,他是留美教授,在交大时和钱学森是同班同学。当时的教材很薄,上课时,他可以徒手在黑板上画三维立体图,画得非常好,和用三角板画的一样。我去拜访高教授时,有幸看到他在留美期间做的笔记,那真是一丝不苟,条理清晰,我受到的触动很大,对后来的学习和教学都有很大影响。


不仅是高教授,华工的老师们都非常严谨务实。华工历届领导都很强调这点要求,朱九思同志尤其重视,他“把老师都赶到实践中去”,哪里有重大的项目,学校就算贴钱也要去研究。同时响应党正确的教育路线和教育思想,要求学生讲“三好”(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拿过硬的实践课题带学生们去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又能吃苦,到了工作单位很快就能上手,这在华工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华工学生实践能力强,吃苦精神好,都是从老先生们那里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


华工的老先生们不仅严谨务实,还特别能吃苦。陈日曜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时曾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开展了一个关于极薄切削的课题。在做课题研究的有段时间,他的脚肿得很厉害,但仍然坚持坐在实验室里看工人操作,在现场收集数据。路亚衡副教授是研究精密蜗轮副和接触斑点的,他亲自去重庆机床厂做研究,一去就是几个月。在厂里,他放下架子和工人一起干,用统计的办法来计算接触斑点,后来国家制定蜗轮标准时就采取了他们的方案。


尽管当时华中工学院设备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好,得到的国家投资经费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的多,但华工依然在不断向前发展,靠的就是自己,自力更生就是华工精神。


当意识到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的弱势时,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抓住机会,留下老先生和苏联专家讲学,派年轻教师去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进修。派出去进修的人员有:杨叔子、钱祥生、郭玉骅、席宏晫(工艺系)、余俊(机械零件)、杨绪光(机床)等去了哈工大;余敏(机制工艺学)、谈宗(自动化与自动线)等去了清华大学;路亚衡、刘寿延、唐咏洪、裴先登等去了苏联。他们认真学习和吸收苏联专家和其他高校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对后来学院的发展影响重大。


而没有去进修的老师如杨荣柏、李柱、张江陵等年轻老师,则在学校承担了很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异常努力和刻苦,不仅坚持了下来,还在其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比如:教授机床课的胡庆超、后来成为液压教研室主任的钱祥生,以及从后来成为院士的熊有伦教授。


在此期间,以廖效果为主管,我系自主设计并制造了高校第一台、全国第二台加工中心(第一台为北京机床研究所研发),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的专家还对我们在八十年代初就有如此成就而感到惊讶,因为这在国外是没有的!后来由熊有伦等人参与设计和制造的一台加工中心,有个最大的亮点就是设计了非常好的机械手,它的结构紧凑,具有多维抓取的能力。此外,还有段正澄等为二汽设计的连杆静平衡机,水平很高。这些都显示了我校教师在科研方面的实力。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