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志祥:回顾机制专业早期的师资队伍

发布人:   时间:2014-07-07     浏览次数:

    曾经派出去进修的青年教师陆续回来,又接过了老先生们的棒。老先生们开创的机械系,开始由中年人接班,严谨务实办教育的精神在一代和一代之间传承,使系里有了较为完整的课程设置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朱九思非常注重从全国各地名校中招收优秀毕业生。上海交大毕业的孙健(他上过清华的研究班)、南京工学院毕业的胡庆超、西交大的研究生熊有伦都是朱九思招过来的,此外还有我校自主培养的留校研究生师汉民、宾鸿赞和李鹤九等。他们接下了老一代的班。师资力量的壮大,对系里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人才是搞教育的资本。


    1955年,我还在读大三,已经确定毕业留校了,属于我们国家第一届半脱产学生干部,我们一边读大四,一边肩负下一届学生的管理工作,如当辅导员等,我是我校广播台第一任台长。当时全国都开始实行辅导员制度,算是一种集体创造的制度。我们这一代算是第三代了。我是1956年毕业,1962年升讲师,因为“文革”,一直到1980年才获评副教授,其间18年没有变动过,1987年转升正教授,1984年6月获评博士生副导师,1993年10月,我和熊有伦、段正澄(他们二位后来被评为院士)、廖道顺是最后一批由国务院学务委员会举手通过的一批老博导,之后的博导评定教育部就不管了。


    “文革”后,朱九思十分重视教师素质和师资培养,所以又采取了对教师补课的政策,师培的课程有数学、外语、电学、软件、系统工程。数学就学了三门:微分几何、数理统计、优化。外语有德语、俄语、英语和日语。这些课程培训完都是要考试计成绩的,所以上过这些课程的老师在语言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等方面普遍都很强。


    师培过后,专业课或外语很强的老师就被组织起来,一起坐飞机去上海和北京订购外文书籍,书籍订购回来后在全校范围内展览。接着恢复了《学报》并开办《科学译报》,组织学校的老师翻译书籍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并发表在译报上。当时开展的一些课题研究就是来源于译报上的文章。


    改革开放之后,朱九思非常注重“派出去”。从1979年开始,陆续派出了周济、杨叔子、李培根、熊有伦、杨绪光、孙健、师汉民、宾鸿赞、诸兴华和我等人去国外进修。


    我去美国学习的情况是这样的:那时候师培科的梅世炎同志通知我,要我自己联系美国那边,然后过去学习一年。由于我有教会学习的基础,所以英语底子还是可以的。到了美国那边,我的老师也是华人,对当时国外的学术情况也不了解,基本是我自主研究学习。当时我申请的课题是“激光机床导轨几何精度测量仪”,就是来源于我翻译的发表在《科学译报》上的文章。我运用文章里的知识,并借助美国的元件装配这个仪器,还完成了这个项目DDS的建模。当时这些都是由我自己一个人做的,经常工作到半夜,就连圣诞节夜里的十二点半也还在工作。


    第二年2月我完成了实验,开始撰写论文,到了4月份就全部完成并发表了。1982年12月,激光机床导轨几何精度测量仪制成后,在美国就被应用于研究生培养。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领导对我们的培养和《科学译报》的开办。


    1983年6月,我回国了,回国后研究方向发生了改变,主要在做微处理器,因为美国人不让我们去他们的实验室做微处理器实验,也就是单片机实验。当时的8086型号已经落后了,所以我们做Z80型号。我从搞机械制造、质量控制发展到系统集成,接着又陆续研究了多个国内的课题。


    这些课题我都带了一些研究生,所以我的研究生动手能力都很强,而且机、电都能做。其中我的第一个研究生陈中春结合机械制造工艺中精度分析的实验,研发了一个ZK加工精度统计分析仪,推动了机制工艺学实验课的改革。后来我们研发的各类仪器受到国内很多高校的青睐,北京化工学院、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中南林业大学等院校都来买我们的仪器。


    通过对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我校机械学院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们就拥有许多优秀的校友。我的一个同学王觉先,1957年被分配到航天部二院工作,搞总体研究,并担任某型号的总体设计师,退休后担任二院专家委员会负责人,现在尽管耳朵不好使,但还在编写我国的航天史。搞工程机械的校友更是遍布世界各地,就拿国内来说,天津大学精仪系的叶声华院士、天津机械工程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胡志鹏和第二任所长林就发都是我们的同学,还有沈阳仪器仪表研究所的总工、正总和副总都是我校校友。后来,我带的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都是留在国内工作,在华为、中信搞电方面的比较多。我的第四个研究生庞胜清,就在中兴公司当副总裁,当然也有在美国搞质量管理的刘松。


    总之,机械学院培养出来的老师、学生在国内外各行、各界、各阶层做着或大或小的贡献,为学院树立了品牌,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果,也是学院发展道路上的片片砖瓦。


    学院派出学习的每一位教师、学生,购置的每一台机器,申请的每一个项目,发表的每一篇论文,翻译的每一篇文章,招收的每一个人才,送出的每一位校友,一点一滴,都是学校一步步发展向前迈出的脚印,都是学院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深刻地铭记!


 
    (陈志祥口述 ,李琳茜、赖春富访谈整理。陈志祥,原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高等学校机械制造工艺研究会中南分会理事长等职。)

上一页 [1] [2]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