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和全国的老干部、知识分子一样,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被抄家,住牛棚,上干校,反复被拉出去“批倒批臭”,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是,他刚直不阿,矢志不移,坚信党和人民群众。我们到"牛棚"去看他,他一再给我们交底:“父亲风雨一生,从未叛党,从未舍弃正义,从未脱离革命。我现在影响了你们,但你们终究会明白,父亲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表现了久经考验共产党人身处逆境而革命信念愈坚的崇高品质!“四人帮”打倒后,父亲由衷欢呼“普天同庆”,拥护党中央拨乱反正,虽年近古稀,遗憾十年浩劫剥夺了为党工作的权力,但庆幸劫后余生,一直关心华工的建设和发展,关心青年干部的培养和成长,为华工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晚年自作诗吟:“追逐光明整一生,几尝难苦几蒙坷;铁心岂惧狂飚撼,清行奚渐秽语多;而今又值晴风日,老骥难驰可奈何;耋年犹冀多增寿,赢得时光听凯歌。”
我们姊妹六人,先后都成长为大学教授、大医院科室主任、大型国有总厂厂长、大城市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人,两个姐夫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大学教授,大家都永远不忘父亲的养育之恩、教诲之恩。早在湖南大学,父亲秉持“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古训,送我们六姊妹上学,教育我们“立志做大事,必须读好书。”因负担重而无钱为大女儿买一枝钢笔,大姐一句话:“你有钱抽烟,无钱买笔,”促使父亲下决心戒了烟而终生未开戒。父亲一直教育我们要心忧天下,精忠报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就动员我大姐、二姐都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62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告全国同胞书,备战迎击蒋介石“反攻大陆”,他又动员就学华工附中的我,放弃保送上重点大学的机会参军到了沿海前线,当时还是朱九思院长、华工附中校长周岳森亲自为我们入伍送行。父亲一直教育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立正为本,修德为先”。他结识的老领导、老干部、老朋友多,但总是清高自律,不愿为自己的事去找人;他湖南湖北的社会关系多,但总是秉公办事,不开后门。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掌管华工行政后勤大权,他不搞特殊化,不允许家人占公家便宜。公家为他配了一辆自行车,他严令在先,谁也不能动他的坐骑。有一年,大姐从天津回汉探亲,因火车晚点,到武昌已晚上十点多,公汽已收班,打电话想叫父亲派车去接,父亲却叫大姐和姐夫在车站旅店住一宿,第二天坐公汽回华工。父母工作忙,就叫我们到食堂排队打饭,而不要找熟人插队!三年困难时期,组织上照顾他有病,时给家送点肉鱼蛋,他往往退回去。一次有人出差给他带来一只火腿,他也坚决交给了食堂。二哥当年高考考上华工机械系,分到铸造专业,有人说,叫殷总打个招呼就可改专业,这对你爸仅是举手之劳。但父亲始终视此为特权而不愿发话。我们姊妹六人,因此也没有一人调进华工安排工作。我母亲就职于华工图书馆,事公则兢兢业业,持家为贤妻良母,遇事关心他人,总忘关心自己,父亲有家规:“在家只言家务,不言政务”、“不要和其他领导干部家属比”。父亲在逆境中母亲自然也受到牵连,积劳成疾,不幸病逝。父亲满腔悲愤,哭泪无声,吟诗以悼,每年到母亲祭日便作诗奠祭,先后作诗十余首:
“昔日戏言吾身在,看尔竟作悼词来,如今纵有词千首,起死胡能察我哀?”
“山花一束供遗照,垂首凄然忆旧情,相与未闻尝有忤,儿女培栽罕诟声,每临愤懑荷箴解,枉遭横逆感支撑,无限风光今胜昔,老失同偕踽踽行。”
“逝世音容原已渺,相识犹多恸念声,凡驱怎得人怀甚?忠实赢来不朽身。”
“孤衾独拥非夙约,只影形单慰倩魂。扫墓只为铭死念,愁肠无日不思卿。”
字字泣泪,句句深情。父亲说:“一些友人劝我续弦,那我怎对得起你们的妈妈!?”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大哥的儿子从中科院医学院毕业后到美国留学,行前到汉向爷爷告别,父亲临别叮咛:学英文必先精通国语,到国外永远不可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父亲学识渊博,文理皆通,一生唯一的嗜好就是得闲沏杯茉莉花茶(这是早年在北京养成的习惯),读书看报。到耄耋之年,还每天坚持策杖步行去报亭买当天报纸。一次当日报纸售完了,父亲竟站在一买得报纸正看的人的身旁,耐心待他看完,又原价买回来看,由此而洋洋自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病重卧床不起,戴上老花镜还读出药瓶上的英文介绍,鼓励我们子女要忙中学习英语。我抱着他,在澡盆洗澡,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洗澡,他竟幽了我和身边医务人员一默:“别人养儿防老,我是养儿洗澡!”让人哭笑之间见精神。这些,都宛若昨天,历历在目,落地有声。父亲危难不屈、刚直不阿、谈笑风生、好学不止的人格魅力一直在感染着我们。现在,我一直保留着当年湘鄂两省、华工及各方面当时给父亲送的一幅幅挽联,都是赞颂他不凡经历、革命精神、为人师表的品德。其中有一幅,工整贴切:“品德师德公德恰似甘露润物西山岳麓喻家山山垂首寄哀思,家风教风人风皆为春风化雨阖家学堂病房处处挥泪悼英灵。”
“献身庠序兴喻园,德范流芳响铙声”。
我们的父亲,是一个对党对国对华工对家倾注了大爱的人,有一颗老一辈革命知识分子对党的教育事业赤诚的心!他的风骨和英灵,与茏郁的喻家山同在,与浩瀚的东湖水同在,他在我们心中永远了不起!
(作者:殷增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