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国家经济百废待兴,需要大量城市建设的人才,而培养人才又离不开教育,所以在教育方面的工作开始启动。当时中南军政委员会建筑工程部为了增强建筑力量,培养急需的建筑工业技术干部,遵照中南军政委员会8月22日“(1952)会厅字第4475号令”颁发的《中南区工业性质中等技术学校整顿、调整和发展方案》的规定,组织部分人员开始筹建中南建筑工程学校。1952年,国家建筑工程部将中南五省具有城市建设相关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即武昌高工土木科、湖南省湘乡高工土木科、湖南高工土木科、郑州高工土木科),共同组建成“中南建筑工程学校”(这实际就是之后城建学院的雏形)。1952年11月24日,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在江西庐山正式开学上课。
开学时正值严冬季节,庐山的气温极低,加上校舍之间相隔数里,又相对分散,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给学校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但广大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克服种种困难,终于保证了在庐山期间5个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1953年5月4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建筑工程局以“函(53)建办字第937号”文通知学校:中南行政委员会一再指示,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必须从5月15日至5月底止,分批搬至武昌洪山一带。1954年1月10日,武昌马房山基建告一段落,学校即行搬迁。11日,学校全部迁移完毕。至此,中南建筑工程学校结束了一年多的颠沛游离状态,开始了在武昌马房山这一真正属于自己的教学基地和家园进行稳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在江西庐山建校时,学校校长是由部队军级领导郑奕直接担任的。1954年后,学校改由中央建筑工程部直接领导,由于当时国家各部委相对健全了,建工部大力着手抓城市建设这一方面,校名也改为了“中央人民政府建工部武昌建筑工程学校”(简称“武昌建筑工程学校”)。
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展开。建工部决定以武昌建筑工程学校为基础,扩大专业范围,同年12月,学校改名为“武汉建筑工业学院”。随着学校的发展,武汉建筑工业学院的专业设置不断增多,专业范围不断扩大,并设置了许多有特色的专业,比如新增加的给排水和钢结构专业等。1960年,武汉建筑工业学院再次更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方起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1962年,全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困难,经济低迷,工农业发展受到重大挫折,学校也遭受重大打击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和纠正“大跃进”的“左”倾错误,1963年初,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教育战线也根据八字方针进行了调整,在武昌马房山建校这段时期,学校的师资力量相比于武昌地区其他学校有着相当的优势。可惜同年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下马”,学校停止招收本科生,但学校仍保留大部分师资继续上课,直到1964年所有在校学生毕业。也就是说当时的武汉城建学院实际只存在至1964年,接着就遇到了“文革十年动乱”。
1971年,当时的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搬迁到湖南常德,建工部又决定将原武汉城建学院与其合并,组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校址一直在武昌马房山。合校后局势仍比较动荡,学校于1972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恢复基础教育的工作才慢慢展开,直至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1978年,湖北建筑工业学院更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总之从1952年开始至1980年,学校的发展曾经蒸蒸日上,先后吸引了很多来自名牌大学的师资力量,也培养出一大批城市建设的优秀人才。
1980年,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中央批准恢复建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1981年8月1日,国家城市建设总局以“(81)城发科字192号”文发出《关于国务院批准增设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通知》,通知说:“接教育部‘(81)教计事字159号’文通知,国务院已批准增设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设在湖北省武汉市,以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的有关专业为基础建校,学制4年,规模2800人。设置城市规划、给水排水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道路与桥梁、交通工程、园林绿化、城市测量等专业。”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开始筹备建设新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由第一任代院长贾道恒和我负责选择新校址。一开始看中了东湖和沙湖之间的一片梨园地区,占地500多亩,勘察测量工作都已完成。可是后来由于武汉市城市规划等种种原因,学校被迫考虑在虹景花园地区选址,但地方面积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不适合建校。之后想着在现今鲁巷地区,但是中间被规划好的雄楚大道分割开了,也不太好,最后决定选址现今的武昌洪山区马鞍山下。当时这里被规划为东湖公园,当地政府不给批地,后经实地考察发现该处是很大一片稻田、荒地,学校花了很多心血下了很大功夫,才争取到上级领导的批复。
定好新校址后,建设工作相应展开了。从武昌马房山原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也迁出了部分与城市建设相关的专业以及专业师资力量, 1983年开始重新进行招生,到1984年整个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已经初具规模。
武汉城建学院从庐山开办一直到2000年合校之前,几十年来历经坎坷,但始终坚持走过了一条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促进了武汉城建学院的蓬勃发展,学校培养的与城市建设有关的人才遍布中南五省,有不少人现已成长为各大中城市建设的骨干力量。
1983年学院将落成武昌马鞍山的时候,世界教科文组织即派人来对学校进行了考察。考察组非常重视学校以城市建设为主的综合配套教学,计划在城建学院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一大批的人才,这在当时全国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
由此我认为:至武汉城建学院合并以前,城市建设作为学院一个综合性强的专业学科群重点发展,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它不仅具有相对的凝聚力、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和丰富高水平的城市建设配套专业,将为国家今后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袁大波口述,朱天峻、吕思祺访谈整理。 袁大波,1962年由建工部调至武汉城建学院工作,之后经历了学校多次大的历史变革。先后担任过系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副书记、政治部副主任、纪委书记和历届校党委成员,直至1990年离休,见证了武汉城建学院变迁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