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富强、科学技术进步,高校的物质条件与建校初期比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仪器设备更先进,资料图书更丰富。那么回顾历史,有什么东西更值得全校师生怀念、传承并发扬光大?我认为应该是在近60年学校发展建设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优秀人才辈出的成长史,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学术成就史……这些历史成就所形成的校园文化传统,体现的华中大精神。
校史,不仅仅是一本书,一间展厅。它是学校在建设发展的每个时期所产生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成就积累成的史料所体现的重要的精神财富,使华中大人永世不忘的优良传统。
最近学校党委决定成立校史研究室,建立永久性的校史馆,这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过去学校在校庆时办过几个校史展,但校庆后又拆掉了,这就有可能使某些重要史料遗失。同时华中大在合校前没有一本正式出版的校史,与许多兄弟院校比较,确实是件憾事。为了尽力把这件大事办好,我建议学校党委要发动教职员工撰写校史回忆录,把自己亲身经历的重要事件、重大教学科学研究成就记录下来,将保存的史料(实物、照片、图书资料、重要文献的原件)交到学校档案馆保存。
我在学校工作的40多年期间,近30年在机一系(仅其中1960年到1961年调到数学力学系创建航天方向的新专业,1961年到1962年又调到自动控制系),对机制专业建设发展的前30年(1953-1984年)比较了解。去年有两位兄弟院校的领导来访,曾问到我校机制专业产生了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这在高校中是不多见的,机制专业的主要办学经验是什么?当时只作了简要的回答。
下面仅就机制专业前30年的重大事件的要点做出力所能及的回顾,将这段历史给人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归纳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老中青团结合作、敬业尽责的团队精神。
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953年院系调整时,高校机械系一般分为制造组(冷加工和热加工)和动力组(内燃机、汽轮机、汽车)。机制专业的教师和教学设备仅是制造组中冷加工部分。当时专业教师数量很少,教学设备极为简陋,不仅没有专业实验室,实习工厂的金工车间还有皮带传动的车床。按照学习苏联的教学大纲,许多专业课的教学实验无法开出。专业课的教学只能照搬教材,师生感到很难适应。面对建校初期这种一穷二白的状况,应该怎么办?
1958年为了改善校办机械厂学生金工实习的条件,院党委决定将机械厂、机一系、机二系3个单位合并,派党委副书记兼任总支书,另配备两位专职总支书记。由于合并后单位太大,系和厂要统一管理,所以在总支下面又分设冷加工和热加工两个分总支。决定自力更生,生产150台C618全齿轮传动车床,成立了大战150指挥部。机床毛坯铸造、锻造、机床零件加工和装配,除了轴承、标准件外购全部自己干。由于工厂的工人数量不够,安排部分教师到车间搞技术工作,机一系部分二年级学生到车间锻炼,跟着师傅们顶岗边干边学。经过工人、教师、学生几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完成了152台车床的生产任务。特别是机械厂的工人师傅的主人翁精神令人感动。为了祝贺完成大战150的光荣任务,学校在教工食堂安排了丰盛的晚餐,预定的开餐时间早过了,工人们一定装配完最后一台机床才来吃饭。大战150的成果使学生金工实习的条件大大改善,安装大批新车床的一车间焕然一新,换下来的旧设备支援了京山县。大战150更大的收获是极大地提高校办工厂工人的技术水平。随后,机械厂又生产了转速更高的C616车床,为武汉手表厂生产了精密手表零件加工自动车床,独立研制了卧式和立式两种自动换刀的数控加工中心,这在国内机床行业尚属首创。当时只有北京机床研究所从日本进口了一台加工中心。虽然学校实习工厂要结合生产组织学生勤工俭学是教育部的指示,但是当时这样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兄弟院校中是极为少见的。
动员教师自编教材。编教材特别是负责主编教育部下达的统编教材,对培养师资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机制专业在全国兄弟院校中负责主编的全国通用教材比较多。正式出版并被兄弟院校广泛使用的教材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切削原理、机械加工自动化、测试技术等。这些统编教材取得的成绩极大地提高了机制专业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力。
自制实验装置。建校初期国家集资购买了德国高速精密的VDF车床,苏联多刀半自动车床和六轴自动车床,建立了条件比较好的机床实验室,负责机制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实验。按照教学大纲开设教学实验必须自制各种附加在机床上的试验装置或附件。为了满足教学大纲的全部要求,还自行设计制造成功电火花加工机床,开出电加工的工艺实验。
通过上述种种艰苦创业的实践活动,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了专业的办学条件,为不断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形成良好教风、学风奠定了基础。这也是80年代后期教育部组织专家深入到我校机制专业的学生中全面考核评估专业的教学质量时,我校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受到专家们一致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