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九思:“光学工程”从天降 “公共卫生”更兴旺

发布人:   时间:2014-04-02     浏览次数:

从校报上看到了“我校三学科排名第一”的消息,我非常高兴。当年白手起家兴办“光学工程”学科是一段艰难的岁月。对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这门学科,我虽然不太了解,但这门学科能成为全国第一,肯定有相当的实力,祝愿它发展得更好。

教育部这次公布学科评估结果,我校“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三个学科排名第一。其中“光学工程”实质是“激光”这个学科。现在,激光是很特殊的学科。除“激光”外,“光学工程”还包括其他学科。


激光传到中国以后,当时用的是英文名称的中文译名。我现在97岁,老了,记不清当时用的那个名称了。

1963年,我到北京大学参加所谓“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担任无线电系的工作组长。期间,我发现无线电系实验室有一台从国外买来的激光器。当我即将离开北大无线电系时,我向该系负责人提出,要看看他们从国外买来的激光器,名称叫做“红宝石激光器”。看了之后,我对激光有了进一步印象,觉得对这样的新技术要重视,要发展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


1971年4月,当时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学校“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指挥长刘崑山指定我参加这个会,并负主要责任。参加会议的另一个人是宣传队的副指挥长。在开会期间,负责电子工业的四机部向我们提出,希望我们学校办激光专业。我很高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回学校后,刘崑山指挥长也很支持。于是,我们在1969和1970届毕业生中挑选了10个学生,白天在东一楼西头二楼的小教室里读有激光内容的书,读了一段时间,还是感觉很困难。于是,我们就派教师刘贤德到北京找四机部科技司司长要研究课题和经费。


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各业务部门所属的研究机构都下放到五七干校,科技司下面完全没有研究机构。听了刘贤德的汇报后,科技司决定给120万元经费研究一个课题,就是“激光技术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回来后,我们都很高兴,因为有了研究课题,就有了奋斗目标,特别是有了经费。当时的120万元人民币可以说大大超过现在的1200万元。于是,我们就盖了一幢新的教学楼,就是南二楼。盖楼前,确定这个楼的第一、第二两层完全做激光实验室。


房子解决了,更重要的是人,是有关的教师。当时学校有自主权,就确定把电机与电器专业中的低压电器部分取消,把电真空专业取消,再加上零零散散从其他地方调了一些教师,集中起来有一百零几人。


有了房子,特别是有了研究人员,实际研究工作很快就开始了。当时大家的情绪很高昂,接手了一门新学科很不容易,把实验室运转起来后,工作就上了轨道。我因为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越来越忙,就逐渐放手了激光的研究工作,但是大的方面还在管。


到1984年我离休的时候,激光技术人员远远超过100人,是一个很大的队伍。这是我根据当时的工作需要,下决心大刀阔斧,把激光研究工作抓起来的过程。以后虽然抓得少一点,但还是在抓。当时学校决定:激光作为一个专业暂时不招生,等研究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开始招生。那时候我们的教师有了经验,有了丰富的激光知识,招学生就驾轻就熟了。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1971年,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时,四机部不仅提出设立激光专业,同时还希望我们办10个新专业,我们都同意了,很愉快地接受了。1971年5月,我们回到学校后,指挥长刘崑山很赞成。他只是提出了一个意见,就是雷达专业全是军用,雷达设备是军队掌握的,我们地方学校解决雷达设备比较困难,他主张“暂时不办”。除去雷达,其他几个专业他都很赞成。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我们学校有18个专业,再办9个新专业,就增加了50%强,教师明显不够,我们就决定在校外招人。当时教师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一般单位都愿意放人,刘崑山也同意在外面招人。从文化大革命后期到1984年,共计从外面不同的单位招了600多名教师。另外,又办了一个青年教师培训班,成员为1969年、1970年毕业的大学生,招了200人,上了两年基础课和外语,然后分到各单位当教员。在外面招的600多人,再加上办培训班的200人,这就有800多教师,基本上够了。激光那一百零几人中,也有青年教师,也有外面招进来的。


这次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我校三门学科排名第一。其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能是同济在发展历程中办的,我不大了解。但我在这里提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十几年前,在美国哈佛大学工作的校友王宁临时回学校看看,我约他谈了两个小时。王宁是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到美国其他地方工作,然后按哈佛大学的条件,又应聘到哈佛大学卫生学院工作。


哈佛大学有两个学院,一个是医学院,围绕人类疾病进行教学;另一个是卫生学院,就是社会卫生与公共卫生,可见美国政府对社会卫生和公共卫生非常重视。卫生学院负责公共卫生、社会卫生,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美国各地设有国立卫生研究院,总部在华盛顿附近的马里兰州,各个分院没有地方政府来管,而是由卫生研究院的总部来管,经费由国家负责。他们不按照美国的各个州来设分院,而是根据每个地区的特殊情况来设分院。


美国和中国一样,美国地方很大,各地有各地的情况,南方有南方的情况,北方有北方的情况,按照当地的特点来设研究院。比如我们国家,北方每年春天有沙尘暴,但是南方没有。如果按地方来设,北方研究院分院就研究沙尘暴,南方的分院不研究,这一点我问了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的校友王平民。各个分院是按照当地的需要与特点来研究当地的问题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是根据地方的需要来设,大的州也可能设两个,小的州可能设半个,所以没有统一的研究课题,而是由当地的情况来定。哈佛大学卫生学院的毕业生可以到研究院来工作。


我们同济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都在医学院,但在美国不是这样,要分开,医学院管医疗,卫生学院管各种疾病,根据各地的特点来研究问题。因此,我们同济的这个专业类似于哈佛的卫生学院,有它的重要性。实际上现在大家重视医疗,不重视卫生,其实这两件事情关系密切,但是又是分开的。


在这里,我说一说这些,作为参考。我想,为了进一步了解卫生学院的情况,也就是我们这里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究竟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美国这两个单位联系获取相关资料:一个是哈佛大学卫生学院,一个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者是私人学院,后者是公立机构。


为了办好我校的各门学科,我们应该和国外办得好的相同或相近学科取得联系,对国外的这些学科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说过的话,完全正确。


(朱九思口述 ,李旭玫、苏明华访谈整理。朱九思,江苏扬州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原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 1955~1957年 1960~1964年;原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1979~1984年。)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