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看到国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普遍存在拥堵的问题,国家已经认识到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急需培养城市建设的高级人才。许多有识之士也意识到我国不能光靠国外引进城市建设人才,我们也要有自己专门的院校来培养城建专业的人才,于是积极向城建总局提出合理化建议。国家非常重视并很快采纳建议,于1981年正式批准在武昌马鞍山恢复建设武汉城建学院。
武汉城建学院恢复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基础建校任务。初期学校的建设进展缓慢,遇到很多的困难,当时武汉给排水设计院的杨副院长先调来学校负责建校工作。他到任之后感觉到自己在教育建设方面的经验不足,要把一个新学校从无到有建设起来,工作难度实在太大,于是部里才决定把我从湖北省城市建设局调来武汉城建学院,专门负责新学院的建设。可在这之前我已接到了返回北京就任城建局职位的调令,当时的城乡环保部部长恳请我留在武汉,支持新学院建设,并开出两个条件:一、许诺将来退休后可回北京建设部;二、给一套北京的住房。我当时并没有在意这些条件,心中只想着新学院的恢复建设工作,所以我于1983年6月调来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任副院长,负责基建工作。
我上任时,学院的整个设计图都还没弄好,于是我找到中南设计院为此成立了一个设计组专班,负责设计武汉城建学院。当时计划是八月份要开工建设,剩下的时间只有短短三个月,这在当时没有计算机帮助的年代是十分不易的。为了使设计组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我在东湖旁专门租了房子,让设计组人员能够集中起来工作,设计图纸终于按时完成。
1983年8月,学校开工建设,计划1984年秋开始招生。很多人都认为这不大可能实现,但我坚信只要按三步走战略,这个计划是可以实现的:一、容易建设的先建,比如首先建设较简单的教学大楼,便于容纳学生上课;二、再建教师宿舍,这样可以吸引一大批师资力量; 三、建学生集体宿舍,便于吸引和稳定生源。
我早年参加大别山革命游击战,因艰苦的环境致使下肢有了残疾。当时一心只想尽快把学院基建搞上去,也顾不上自身的残疾,时常拖着隐隐作痛的伤腿,步履艰难地来往于工地上,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键时刻还得亲自跑施工单位搞“三材”。由于院址地处市郊,离我住的地方有二十余里,来回十分不便,中午不能回家,午餐我就靠小吃摊的二两馄饨度日,遇施工最紧张的时候,我就住在七平方米的工地办公室兼卧室内。
事实证明了城建学院的恢复招生工作都按着计划实现了,这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当时国家给武汉城建学院一年的投资就是800万元(这在当年已是不小的一笔钱了),可是资金仍然不够,学院决定向武汉建设银行贷款,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加快了学校的建设工程进度,城建学院也完成了当年开工次年招生的一项奇迹。
有些同志说:“吴江同志抓基建很有办法,他看得远、想得深、抓得细。”
其实不是我有多大本领,关键是要带头干,那时学院搞基建的全体同志都群策群力、任劳任怨,放弃寒暑假的休息时间,一直坚持工作在工地。1984年秋季扩大招生后,学院共有三个系五个专业,形成在校招收学生2900人的规模。同时还贯彻了“边基建,边绿化”的建设方针,狠抓了学院的绿化建设,基本上达到“建成一片,绿化一片”的要求,使学院有了相应的绿化环境。至1986年,学院已初具学院教学区、生活区等雏形,这在全国城乡环保部系统中是罕见的,因而受到部领导的表扬,及部属兄弟院校的称赞。有人说:“中国有个深圳速度,武汉有个城建速度”。而且还受到外国朋友的赞赏,比如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委员会前主席兼发展顾问潘金森和鲍尔等来学院考察时,就对我院基建发展规模和速度感到震惊,并热烈盛赞:“用两年多时间负责在一片田野上盖起多幢教学高楼的领导,是一个了不起的院长。”
由于武汉城建学院已初具良好的环境和设施,因此学院从当时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等多所著名高校引进了大量的师资,集中力量搞城市建设。人才很快地集中,学院也得到相应的发展,除了城市规划、工民建、给排水这三大专业,还有了工程管理,道路与桥梁等相关专业。
武汉城建学院在武昌马鞍山的建立与兴起,适逢中国城市建设大发展的前期,学院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国家高度重视,投资力量大、基建速度快、建设力量强。城建学院也没有辜负社会的期望,为国家城市建设大发展提供和储备了一大批人才。从1984年开始恢复招生,到1999年合校以来,培养的优秀学子遍布全国各地,许多人已走上建设领导岗位,为中国的新城市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联合国大厦结构设计负责人、广州的第一个四层式立交桥设计、广州电视塔的钢结构总设计师都来自城建学院的优秀校友。
现在国家提倡绿色建筑,园林这一块显得尤为重要,当年的武汉城建学院就设有专门的园林设计系,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培养了许多园林设计的人才,至今仍为许多城市的绿化建设作着自己的贡献,如北京银河湾的园林设计。可惜城建学院后来撤掉了园林设计专业,损失了一批人才。现如今,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必须予以重视,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个人认为:得依托城市建设这块的知识和人才体系群来解决。
(吴江口述 ,朱天峻、吕思祺访谈整理。吴江,曾任原武汉城建学院副院长、代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