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良传统,开创美好未来
首先,感谢学校党委提供了这次与大家一起回顾华工发展历史的机会。由于我离开工作岗位已经十七年,对学校现状了解比较少,我的发言可能难于适应大家的需要。好在主要是回顾历史,讲的重点也是华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供大家在开辟未来,创造新业绩中参考。
今天讲的内容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从1953年~2000年的发展史,二是华工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回顾华工创业之路
我把华工这段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来回顾:每个阶段的历史机遇,奋斗目标,改革、创业的重大举措,取得了哪些成就,形成了哪些特色。
第一:创业阶段。时间为1953~1966年,也可以延伸到文革结束。
这阶段的主要成就是为建设一所万人大学为“学在华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历史机遇——新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工业建设人才,1952年决定组建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中南水利学院。三个学院联合建校,规模很大,我听说选校址时第一个地方是小洪山,现在省政府附近,结论是小了。第二个地方是桂子山,现在华师的地方,也小了。最后选定喻家山,近四千亩校园,周边有很大发展空间,校园规模当时仅次于清华大学。华工后来的巨大发展与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密切相关。对比南京工学院它周围没有发展余地。上海交大也一样,他较早认识到这个问题在郊区建立了新校区。华工在这四十多年的发展中,没有因为校园土地不够而影响发展。
奋斗目标——决定建校时已经确定是一所万人大学。我们在1954年集中到喻家山时,提出的口号是把华中工学院建设成“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为建设新型工业大学而奋斗。到1956年学校提出了《华中工学院12年远景规划和1956—1960年的综合发展规划》,把华中工学院建设成为全国重点大学。在校学生达到10000~120000人,制定了成为重点大学的一系列措施。1960年10月,教育部批准华中工学院为全国重点大学,重新划归教育部直接领导,一直到1966年学校提出的目标仍然是建设重点大学。
第一次大发展——在1958年全国大跃进浪潮的推动下,全国高校也出现大跃进,主要标志是招生人数迅速扩大,专业数量迅猛增加。在校学生人数从5027人增加到7945人,教师人数从629人增加到1208人。专业数目从18个猛增到37个,这几年专业调整变化很大,特别是新增一批国防尖端专业,例如原子能火箭,军用船舶等专业。
这次大发展是马鞍型,大起大落,起点是1958年,顶峰是1960年,谷底是1962年。回顾这段历史应该是经验丰富,教训深刻,有得有失。好处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锻炼了队伍。坏处是大起大落,人力物力浪费很大。分析大起大落的原因,一是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三年经济困难使很多应该坚持下去的事业不得不停下来。二是体制的原因。例如新办的大批国防尖端专业,教育部、科学院、国防科工委分属不同的体系,保密十分严格,教育部的学校办国防专业,国防科工委不给“进门券”,办火箭方面专业的五所学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都未获得国防科工委批准,专业全部下马。我本人在这次创办新专业中也吃到不少的甜头和苦头。
1959年底,我从机一系调到数学力学系,协助总支书记兼系主任鲁奇建设新专业的实验室和师资培养。数学力学系共设置了弹体设计火箭发动机、地面设备、飞行力学和控制、高能燃料五个专业,我负责的专业是火箭发动机。有一段时间我和鲁奇同志常住在北京,通过彭天琦的老战友到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等国防院校参观实验室,了解教学计划,选送青年教师去进修,还参观过清华大学的高速风洞和北京大学的低速风洞,增长了不少见识。在一无设备二无资料的情况下开展火箭的设计与试验,那种战天斗地的闯劲使人难于忘怀。1960年,我被任命为副系主任带部分教师到上海交大参加三校联合设计,我们仅有的资料是二战期间德国V2飞弹的资料。完成设计后到北京参加南北方案的评审讨论。我们还使用苏联火箭炮的固体燃料制造一枚火箭到喻家山后垂直发射。想起这些往事,也许认为好笑,但是没有这种闯劲,就不可能开创属于中华民族的新天地。中国航天事业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闯过来的。
到了1962年,教育部对专业进行了大调整,招生人数开始减少,华工的专业总数又从37个调整为18个,当然专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以水下为主的造船系保留下来。
创建阶段的主要成就——我认为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就是为五年制的本科教学建立了完整的教学体系,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严谨的教风、学风。从1954到1958年短短四年内全面完成了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实习和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1954年开始采用苏联教材,与过去使用的英美教材比较,它的份量重,理论深度和跨度比较大,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学习负担过重,而且许多教学环节达不到规定要求。1955年的毕业设计只称之为结业作业。1956年开始试行毕业设计,机械系当时还选送杨叔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做毕业设计,因为他们有苏联专家作顾问。短短四年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全面达标,师生是付出辛勤劳动的。由于教学质量好,管理比较严,教风学风好,毕业生表现好,学校、社会声誉显著提高,特别是家长把子女送到华工,普遍感到放心。
主要成就之二是国家投巨资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高。1954年7月决定成立22个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室。到1957年底基本建成25个实验室。其中关键的精密贵重设备多数从国外进口。例如机床实验室的六轴自动机床,多刀半自动车床,高速精密车床都是德国和苏联进口的;公差实验室的全套计量仪器都是进口的,水平和湖北省计量局相当。这些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在当时工科院校中均达到先进水平。
主要成就之三是初步探索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道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1958年,在“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口号下,学校发动群众大搞科研,深入工厂、企业参加技术革新运动,全年完成科研和技术革新500项。其中大部分项目是与工厂、企业合作完成的。700多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是结合生产进行的,除毕业班外,部分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也参加了科研。华工师生组成的技术辅导团深入到湖北省各县的工厂,对湖北省的技术革新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校和广大工厂、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为华工形成的重要特色奠定了基础。
第二:转型阶段。时间为1976~1986年。
文革结束后,华工率先改革办学模式,逐步实现了三大转变:从工科转变为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从本科教学为主转变为本科研究生教育并重;从教学为主转变为科研教学并重。
历史机遇——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大学又是文革的重灾区,内耗甚多,困难不少,教育部顾不过来,因此在人员编制,专业设置的审批有所放松,等于高校办学自主权有所增加;工业部门抓改革,促发展,急需人才,电子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提出办新专业的建议,华工内耗较小,领导勇挑重担,赶上了早班车;文革中科技大员大批下放,流失严重,为华工提供广积人的机会。抓住这些历史机遇对学校后来的发展有极大影响。
奋斗目标——1977年6月,学院党委提出“把我院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工科大学”,8月上报教育部的《我院同世界理工科大学的差距和赶超的主要措施》和《关于专业调整的设想方案》正式提出了增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和力学系。随后又提出《把我们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最后在制定《十年发展规划》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出在十年之内把我院办成理、工文科和管理学科相结合,教学和科研并重的综合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