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先典:寄生虫学科发展琐忆

发布人:   时间:2014-09-16     浏览次数:


我国处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各种寄生虫病多发且流行范围广,传播人体疾病的昆虫、蜱和螨的种类多,分布地区也广,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些外国传教士和医生随着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进入中国,他们为了保障殖民主义者的生命及利益,在我国进行了寄生虫学的调查研究。19 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多地区陆续发现血吸虫病等严重疫情, 引起当时的政府和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开始有人专门进 行寄生虫病的调查研究工作。


1920 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设立寄生虫学组,在国内最早开始寄生虫学教学。1928年,我国第一所寄生虫学研究机构——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创办。1932年,国民政府设立了“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后改为“中央卫生实验院”),其中就有寄生虫学系,开展寄生虫病的调查与防治。20世纪30年代开始,寄生虫学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程,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内仍没有专门教材,教科书及参考书多为外文原版书。我校自1948年建设寄生虫学科,至今年已有66年历史。弹指间,寄生虫病由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逐渐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我深为欣慰。


上海建馆


1948年,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谢毓晋聘请姚永政来同济大学医学院,建立寄生虫学馆,全称是“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馆”。姚永政任寄生虫学教授及馆主任。姚永政从1929年就开始从事寄生虫学研究,在来同济大学医学院之前,在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实验院任副院长,兼寄生虫学系主任,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寄生虫学界很有名。


1933年,姚永政在苏北清江浦(今属江苏省淮阴市)建立了黑热病研究站,发现了中华白蛉体内有天然感染黑热病原虫的鞭毛体,从而在中国首次证实了中华白蛉是传播黑热病的重要媒介。1935年,姚永政带领助手深入云贵高原“瘴气”流行区进行调查研究,证实我国的“瘴气”就是恶性疟,解开了流传千年的“瘴气”之谜。接着,姚永政又选择了疫情最为严重的芒布(今云南潞西)建立疟疾防治研究所,发现了新种按蚊贵阳按蚊,首次将中华按蚊进行种群分类。1937年,姚永政深入海南岛五指山进行寄生虫病研究,发表了《海南岛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之因素——卫生》一文,为我国开发海南岛扫清了障碍。1938年,姚永政在广西首次查明该省有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并在该流行区(广西宾阳县)发现了新种钉螺。后经过美国螺类专家鉴定,认为该钉螺为一个新种,命名为“姚氏钉螺”(现在认为与湖北钉螺是同种)。1941年,姚永政与吴征鉴在昆明首次证实卵形疟原虫在我国的存在。


迁馆武汉


20世纪 50年代,新中国进行高等教育院系调整。1951年,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往武汉办学,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后称为“中南同济医学院”,在汉口华商跑马场建校,寄生虫学馆于1952年3月从上海迁至武汉,改称寄生虫学教研室。武汉寄生虫学教研室的成员比在上海时大大增加,首批成员有教授姚永政,助教陈素筠(女,后调走)、魏德祥和我,技师杨文远,技术员韩家骏、任炳法,还有一名工友王书臣。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助教,至20世纪50年代先后到来的有袁惠康、王聪敏(女,后调走)、徐秀芬、刘雅棣、石佑恩、李绪琼等,师资力量得到加强。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计划建一个军马场,初步选址在湖北省沙洋县农场,需调查该地区的畜类传染病,由长春畜类研究所主持。我和杨文远受武汉军区的邀请到当地去调查有无牛马脑脊髓丝虫病。经调查后发现当地没有人类丝虫病,但有传播畜类丝虫病如牛马脑脊髓丝虫病的感染性蚊子,因此后来国家就取消了在沙洋建军马场的计划。


1953年,为了充实绦虫标本,我和杨文远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去调查,结果发现了广西大苗山牛肉绦虫病流行区。检查人体内有无绦虫寄生,原来主要是查粪便,看有无绦虫卵。用这种方法检查猪肉绦虫病的阳性率较高,检查牛肉绦虫病的阳性率较低。我们经过试验,用肛门拭子检查法,提高了对牛肉绦虫病的诊断率。我们还试验用两种药品联用的新方法来治疗绦虫病,即先让病人服用阿的平,然后再服用水煎槟榔液,疗效大大增强。因阿的平的毒性较大,卫生部明令停用,故未续用。一年后,北京协和医院冯兰洲教授用槟榔和南瓜子一起服用来治疗绦虫病,效果也不错。冯兰洲教授通过实验,证明槟榔和南瓜子这两种药物对绦虫的头节或虫体的作用。


1955年冬,一批苏联专家来华交流,地点之一就在中南同济医学院,其中有前苏联科学院寄生虫学专家彼得里希娃院士,国内参会的寄生虫学专家有成都华西医学院的王正仪教授、河南医学院的苏寿泜教授、湖北医学院的周述龙主任、江西医学院的肖劲光(女)主任,还有甘肃医学院,山东医学院等一批老师。我校寄生虫学教研室姚永政教授、陆素筠、魏德祥、王聪敏和我参加了交流,此外,还有我校病理学家杨述祖教授、内科陶桓乐教授。这次交流对我校寄生虫学科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0世纪60年代,我牵头组织对武汉市的蚊种及其生态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1964年,在《昆虫知识》杂志上发表了调查报告,对武汉市蚊种的鉴定与分类、栖息场所、习性、活动季节、分布地点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为武汉市消灭蚊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疟疾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1975年起,魏德祥老师带领科研组,进行治疗血吸虫病新药的推广研究。这种新药名叫硝硫氰胺,代号7505,表示1975年5月份,高效、低毒、使用方便。教研室还发现了血清诊断法诊断血吸虫病,这种方法较原有的粪便诊断法,更快更方便。


1980年,教研室对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古城东南角凤凰山168号西汉古墓男尸进行寄生虫研究,证实在公元前167年,在江陵地区有日本血吸虫、华枝睾吸虫、毛首鞭形线虫和带绦虫四种寄生虫病流行。


寄生虫学教研室还对其它寄生虫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了它们的流行规律,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如湖北光化县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湖北蕲春县人体尿路铁线虫感染、湖北恩施人体肝片形吸虫病等。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