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巨谌:材料学院发展的若干回忆

发布人:   时间:2014-12-08     浏览次数:


1961年,我考入华中工学院的机械制造系锻压专业学习,1966年毕业之后留校任教。从进校到现在,我已在学校生活工作了53个年头,从某种程度上,我见证了学校的发展。


那个时候学生入校后都要参加劳动,我进校的第一项劳动是挖地基。学校的主楼南一楼分两次建成,两头先建,中间后建,我们当时的劳动就是挖南一楼中间部分的地基。第二项劳动是植树,喻家山当时光秃秃的,我们每年春天都去栽树,还要挑水浇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喻家山后来变成了森林。学校最开始叫华中工学院,后来叫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合校后叫华中科技大学,从一个工科大学逐步发展到以工科为主兼顾文管,再到理工文管建筑医学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大学,发展变化很大也很迅速。


下面我主要讲一下材料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1961年入校时我就读于机械制造系。1966年8月我毕业的时候,文革已经开始,机械制造系被分成了机械工程一系和机械工程二系(以下简称机一系、机二系)。机一系是现在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按照专业特点来讲,它以冷加工为主。机二系则以热加工为主,那时候还没有焊接,就只有铸造、锻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3个专业,特点是都涉及到加热的问题。1972年,机二系新增焊接专业。1971至1976年,机二系共招收了6届工农兵大学生,学制为3年,设有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加工4个专业。除了铸造专业1974、1975级各有2个班外,其余1971至1976级每个专业均只有1个班。其中,锻压专业1971级的工农兵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一直由我带。在大部分时间里,我和他们一起上课,帮助他们复习功课,指导他们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有时候还和他们住在一起,也因此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本科改为4年制。机二系设置的仍是上述4个专业。刚开始每个专业招收1个班,以后逐年增多。1978年,机二系开始招收研究生,并设立了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4个硕士点。第一届全系共招收硕士研究生40余名,之后每年招生人数持续上涨。


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机二系的部分教师就开始进行科研,但规模一直较小,没有形成气候。1981年,国家开始执行第6个5年计划。机二系的铸造、锻压、焊接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四个教研室都争取到了“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研从此步入正轨,并逐渐形成了规模。学校在“六五”攻关期间紧抓机遇,争取到并完成了许多项目。比如,机二系在肖景容教授的带领下,在国内最先开始进行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软件技术的研发。正因为我们行动迅速,开始得早,所以争取到了第一批项目。我和另外两位老师也争取到了“管接头多向模锻研究”课题,研究汽车中高压管接头多向模锻工艺和模具技术,相关成果获国家专利。1985年,机械工业部科技司组织国内同行专家对该课题项目进行鉴定并认为:此课题所研究成功的汽车中高压管接头多向模锻工艺及其模具装置为国内外首创。1987年,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另外,在这一时期,黄树槐教授的“新型锻压设备与自动化技术”、崔崑教授的“新型高性能模具材料”、王文清教授的“精密铸造工艺及造型材料”课题都相继启动,其研究工作也都处于当时国内领先水平。


黄树槐、肖景容、崔崑、王文清这一批老知识分子的学风非常好,为系里的中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整个机二系的特点就是团结。当时每个学科学术带头人下面都有个团队,一是学术带头人本身的理论基础扎实;二是有学术思想活跃,干劲大的团队支撑;三是坚持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所以,机二系在科研方面成绩突出,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且绝大多数都转化为了社会生产力,为成果应用企业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1981年开始,机二系相继争取到了材料学、铸造、塑性成形(原锻压专业)3个博士点,崔崑、王文清、黄树槐、肖景容成为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之后又陆续增补了一些博士生导师。当时,焊接专业尚未具备独立申请博士点的条件,所以李志远教授作为博导挂靠在材料学的博士点上。


1987年,在学校对学科建设规划的统筹安排下,由当时的科研处处长杨佐仪负责,将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塑料注射成型过程模拟CAE、高性能新型模具材料研究3大科研方向整合为一体,争取塑性成形过程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建。1989年,国家计委下文正式批准该实验室进行筹建,筹建小组的主要成员有肖景容、崔崑、肖祥芷、李德群、李志刚等。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5年多的共同努力,1995年,塑性成形过程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受了国家计委和科技部专家组的首次评估并通过验收,之后开始正式运行并对外开放至今。


1993年底,学校进行大规模学科建设,将学科相近、关联密切的系和专业整合为若干个学院。原机一系、机二系的塑性成形、塑性成形过程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控技术中心等组建成为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机械学院),这也是我校组建的第一个学院。周济、朱喜逑(原机一系党总支书记)、我(原机二系系主任)三人组成筹备小组,周济为组长,学院成立后周济为学院第一任院长。


塑性成形专业被并于机械学院后,机二系以铸造、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三个专业为基础,改革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简称材料系),并将学校教务长黄乃瑜教授请回系里担任系主任。1998年1月,学校又将塑性成形专业由机械学院调出,与材料系和塑性成形过程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材料学院)至今。我和原材料系总支书记郑恩焰负责材料学院的筹建工作。学院组建后,我任首任院长,郑恩焰任学院党总支书记。因为想专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2000年秋季,我辞去了院长职务,而郑恩焰则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到2013年退休。


材料学院组建后,在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教学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一,1999年,在黄树槐教授的指导下,学院以塑性成形过程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为重点,争取到“211工程”建设的重大专项,获1400万元经费的支持,从而使整个学院的学科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后来数次学科评估中,学院的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在国内同专业评比中排名第5或第6,并保持多年;第二,学院争取到并建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第三,学院新增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并赢得良好口碑。1999年,周济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将1999年作为华中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年。学院抓住改革契机,在国内率先执行教育部新专业目录,将铸造、塑性成形、焊接3个老专业改造新建成为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新专业(简称材控专业)。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并拥有多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当时我和主管教学的魏华胜负责组织学院骨干教师对美、英、新加坡、日本与俄罗斯同类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调研,并精心挑选一批教材回来进行学习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专业的建设方案,并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自主编写出版了12本普通高等教育教材——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改革教材。该教材被国内60多所高校采用,在全国影响非常好,所以很多国内其他院校都来我们学院取经,这也促进了我国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快速发展,同时扩大了我校的影响。在编撰出版的12本教材中,有5本在2006年被列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本在2010年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因此时任学院第三任院长的陈立亮让我把实验教材也组织出版了5本,作为“十一五”规划教材的配套教材,发行后反响也非常好。当时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相关专业用的都是我们的教材,这说明材料学院当时的实力得到了广泛认可。2006年,学院的“教材加工工程”课程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2007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第四,崔崑教授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塑性成形过程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计委和科技部专家组验收,开始对外开放和运行。


在材料学院的发展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已于2007年10月病逝的黄树槐教授对学院学科建设的卓越贡献。他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领导课题组在国内率先进行副螺杆液压螺旋压力机、锻造液压机组及数控自动化技术、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和快速原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国内多个第一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次,其成果全部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夏巨谌口述 ,田雪二、李旭玫访谈整理。夏巨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机械工程二系系主任、机械学院党总支书记、材料学院院长。)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