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系是1980年成立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改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高等数学教研室。华中工学院刚成立时规模较小,是一所以机电动力为主的工科院校,高等数学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全校工科学生的公共数学基础课的教学。这个定位,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
高等数学教研室的老师最初由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四所高校的数学教师合并而来,创建之初拥有教授4位、副教授3位,许多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随着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的发展,学校学生人数和教学任务逐步增长,数学教师队伍也得到不断补充,每年通过接受毕业生和调入教师等方式充实了师资队伍。值得一提的是,1955年林少宫老师留美回国,来到教研室任教。我1958年毕业于武大数学专业本科,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华中工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那时教研室的办公地点在现在的西二楼3楼。1958年为了贯彻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结合的理念,学校要求将各基础课教研室下放到相关系进行教学改革,数学教研室下放至电机系,陆传务担任教研室主任。除了调入教师,同时期教研室还先后调出了7位教师支援其他院校,如谭顾周教授调往广西大学等。
因为定位于主要面对工科学生的公共数学基础课的教学,教研室工作的重点是完成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学术活动也是围绕着这一重点,编译、引进和介绍国外数学发展成果,借鉴、丰富教学内容,研讨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科研活动,只是部分教师的个人行为。
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工作处于非正常状态,教学和学术活动被迫停止。1966年8月各高等学校停止招生,随后教师又前往“五七”干校接受锻炼,师资略有流失。1971年前后,原一机部撤销武汉机械学院建制,武汉机械学院整体并入华中工学院,12位数学教师来校任教,进一步充实了数学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同年,教师分别从咸宁等“五七”干校陆续回到学校参加教学改革。1976年“文革”结束后,数学教研室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
1977年学校各项工作渐入正轨,通过人才引进,教师队伍得到逐步补充。学校开展了对世界著名大学与科学技术发展现状的调研活动,提出了“外学麻省,内赶清华”的口号。我校的数学学科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学系的筹建被提上议事日程,其中老院长朱九思功不可没,这也体现了他思维的开阔性和视野的前瞻性。
早在1975年,朱九思即决定在华工办理科专业。11月,他以华工革委会名义,向湖北省和国务院科教组提交了“关于我院‘五五’期间增设理科专业意见的报告”。报告写道:解放以后,“理”和“工”分了家,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目前已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困难,如不解决,今后将带来更大的困难。特别是为了今后25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认为在若干有基础的工科大学中增设理工结合、以理为主的专业是必要的。但是,当时的政治环境决定了这个报告最终无人理会。1978年,华工在给教育部报送的《关于专业调整的设想方案》中,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理工结合,增设理科系,工科专业增加理的成分等专业调整的基本原则。朱九思之所以带领华工执著地走理工结合的办学路子,是因为他深知理工分家的灾难性后果,会造成工科学生的“后劲不足”。1980年华工提出创办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同年数学系正式成立。
为扩大数学系的影响,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师资水平,朱九思通过我校教务长洪德铭请来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担任数学系首任系主任。徐利治教授当时在吉林大学任教,是位学识渊博、文理兼修,且在多个领域都有很高造诣的数学家。因为他是江苏人,不太习惯吉林严寒的天气,所以他有来华工任教的想法,但同时大连工学院也在邀请他,最后他决定在华工数学系任系主任,在大连工学院数学研究所任所长,两边都上课。他在我校任数学系系主任和名誉系主任多年,对我校数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由于他的学识和威望,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华工数学系很快聘齐了当时社会上较强的师资。同时,也请到了很多在数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
数学系领导班子的构建,师资队伍的补充,图书资料的建设,计算机房的设置,甚至系的名称,朱九思都要关心。例如我们上报给他的材料,在系的名称上,借鉴当时一些其他以工科为主的院校的做法,取名为“应用数学系”。报告交给朱九思后,他却把“应用”二字勾掉了。他说:“我们就叫数学系,办正儿八经的数学系。”
在筹建数学系博士点方面,朱九思又花心思亲自聘请微分方程领域著名专家陈庆益教授来校任教。陈庆益教授当时是兰州大学的博导,兰州大学当然不肯放人,但陈庆益本人是同意来我校的。当时数学系副系主任林化夷多次前往兰州大学,先调陈庆益夫人来校,再逐步做工作,最终把陈庆益调来我校。陈庆益的到来,对我校数学系学术地位的提升、博士点的建立和博士生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为大力提升全校师生的英语水平,20世纪70年代末,朱九思在学校大力推动双语和全英语教学。非数学专业的所有高等数学课程,都采用英文教材。我校前后选用过两个版本的国外教材,但因内容庞杂、篇幅太长、词汇量太大、学生负担过重而弃用了。
数学系反复研究,大家认为只有自己动手编写,才能较好解决问题。一天,我和陆传务教授被通知去九思同志办公室,他客气地招呼我们坐下,便问:“用原版真的有那么多困难吗?再试一轮行不行?”我们一一作了答复。他转而又问:“自己编,外语水平能保证吗?写教材可不同于写数学论文啊,要求高一些,时间来得及吗?”我们说:“参编人员外语水平很难说高,但可以基本保证;而且我们打算整个暑假不休息加班干。”
向来对教师客气的老院长,看得出是带一些勉强,但语气仍然温和且稍带笑容地说:“那就辛苦你们了,一定要尽力保证水平,一定要在下学期上课前,让学生用上新教材。时间很紧迫,在你们工作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先找有关部门,若解决不了,再来找我。”
当时已经是五月了,离下学期开学只有3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即使暑假一天也不休息,这样短的时间,要编出保证一定质量的外语新版数学教材,困难是很大的。何况参编教师都没有用外文写教材的经验,而且他们放假前还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既然接了军令状,再困难也要硬着头皮上。放暑假了,武汉“火炉”烧得更旺了。那时教师家里没有空调,连电风扇都少。编写的同志都是桌旁一盆凉水,肩披一条湿毛巾,在家赶编教材。我们编好一章送印一章,终于在开学前,将英文版《微积分》上册和配套词汇本都编印出来了。
我在1980年底开始担任数学系副主任,直到1991年。11年任职期间,我分管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工作,副主任陆传务教授分管非数学专业其他面上的教学工作。1985年陆传务教授因年事已高从领导岗上退下来,数学系领导班子经调整只设一正二副三位主任,我分工管理数学系所有的教学工作。
我重点抓了“高等数学(现称微积分)”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此课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全校人才培养质量。1985年我们组织人力前往外地调研各高校的数学教学情况,借鉴外校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华中工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综合改革与建设”项目,获得学校批准,全面启动该课的改革与建设,大力提升教学质量。
连续三年我们主动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及武汉各大学联系,组织“高等教学”期末考试同卷联考。随后,我们又将高考数学阅卷模式引入“高等数学”期末统考。这一措施大大激发了全体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大家同心协力,奋力拼搏,我们的学生在屡次联考中均取得优秀成绩。当时教育部组织全国范围的专业评估试点,点选为机械和计算专业,高等数学是统考课程,我们在两个专业的统考中,均进入A级(最优级),在武汉地区的联考中,我校排名第一。
经过三年努力,高等数学课程的综合改革与建设的各种举措,在学校引起很大反响。我校校报以6篇文章连续报道该课改革的成效,这是少见的。1988年该课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首届一类课程(即现在的精品课程,那时尚无省级、国家级精品课,我们学校这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当时全校所有课程只评选出四门,高等数学是其中之一。随后1989年,“高等数学课程综合改革与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其成果被评为湖北省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教材建设也取得里程碑式成绩,数学系第一次有了两套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一套由系组织余国钧教授任主编的《高等数学》(上、中、下)三册教材,另一套由陆传务教授任主编的《工程数学》1、2、3册共8篇,包括了基础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方法、网络最优方法、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优化方法等。前者1988年,后者1989年出版。其后,数学系的各版《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均在这两套教材基础上经修改补充提升而成。
现在数学系已经发展成为数学与统计学院,无论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还是师资与教学工作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希望数学学院的发展越来越好,继续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优秀接班人。
(樊孝述口述,李旭玫访谈整理。樊孝述,数学与统计学院退休教授,曾担任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副系主任,退休后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教学顾问组组长,现任校督导团理科组组长。本文根据樊孝述录音及数学与统计学院提供资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