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65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昌马房山建工部武汉建筑工程学校任教。1971年国家建筑工程部决定将武汉建筑工程学校与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校址仍在武昌马房山。1978年,学校更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因为1960年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曾一度上马更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又改为中专。1981年国家有关部委决定恢复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自此开始了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重建工作。
一、艰苦筹备
为开展恢复重建工作,上级决定成立以贾道恒同志为首的筹建小组。
那时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是一无所有,一片空白。筹建组办公地点只能租借,办公设备更是简陋,开始工作的时候交通工具只有一辆自行车,钢圈还是弯的,后来才购买了一辆小车。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做好新学院的选址、校区规划、建筑设计等工作是十分艰难的。
筹建小组全体同志团结协作,艰苦奋战,克服种种困难,历经了千辛万苦。为选址、征地和办理各种审批手续,他们踏进各级有关部门的办公室上百次,反复报告请示各级领导更是难以计数。自武汉到北京,从市里到省里,筹建小组的同志们几乎跑遍大江南北。完成报批各种证件,办完各种手续后计算统计,他们走过的里程相当于绕地球一圈。
贾道恒同志身体不是很好,但是他以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对教育事业的酷爱,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带领筹建组全体成员艰苦奋战,日夜操劳,为选定今天这块如花似锦、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适宜办学的校址,以及学校的重建工作,奉献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光。
恢复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工作,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国家城建总局、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湖北省委、省政府、湖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计委、武汉市委、市政府、武汉市城市建设委员会等各单位各级领导的极大关怀和支持,时任国家城建总局局长邰景娃,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戴念慈、侯捷、林汉雄、叶如棠,副部长储传亨、肖桐、毛如柏、干志坚、赵宝江、周于士等领导都先后亲临学院视察指导工作,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计财司张跃代、戴霞辉、秦敬科、夏时友、万世琼,教育司罗玉清、秦兰仪、张玉祥、许昌华、解思忠,人事司王德录、张鸿兴等领导和同志数次来到学校现场办公,想学校所想,急学校所急,千方百计给学院建设工作予以很大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湖北省副省长田英,武汉市委辛卜,秘书长王千弓,武汉市城建局孙宗汾等都帮助解决了学院筹备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十分难以解决的难题。
正是由于党政各级领导的指导、关怀和支持,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选址定点和后来的基本建设等各项工作目标才得以顺利实现。
二、人才储备
学院在进行选址、重建工作的同时,也开展了办学人才的引进和储备工作。
要办好一个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必须要有教师、政工和后勤三支队伍。没有具备一定实力的三支队伍,学校是难以开展办学工作的。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计划从武汉建材学院划拨教职工300人,但因为各种原因实际只到位几十人。为此,学院想方设法,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努力引进人才,到1984年招生和开学时,学院已经储备、拥有了近200人的教职员工队伍,为按时招生和开展教学工作创造了条件。那时引进的人才大多成为后来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近20年办学过程中各方面的骨干,其中很多人还走上了各级领导管理岗位和实验、教学、科研第一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培养人才等各方面敬职敬业、刻苦钻研、努力工作,为学院的建设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由于当时学院基本建设才刚刚开始,学院教职员工缺乏基本的生活条件,那时引进的人才特别是从全国各高校毕业分配来校的大学生,只能借住在武昌马房山中学的学生宿舍。这所中学的办学时间较长,校舍年久失修,我们的同志住在宿舍顶层,房屋下雨漏水,刮风透寒,生活环境比较艰苦。记得当时有一对青年夫妇带着才几个月大的小宝宝,也被安排住在这个集体中,一天傍晚下雨,大风把房顶撕破了一道口子,虽然雨下的不大,但时值秋后,风雨也夹杂了丝丝寒意,于是大伙儿就把小宝宝藏在衣柜里,大家自动地、愉快地、甘心情愿地依偎在衣柜边,为小宝宝挡风遮雨,避免宝宝经受风寒,虽然辛苦但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
当时,这伙儿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人,虽然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比较艰苦,但他们毫不在意这些困难,相互之间非常团结、友善、和谐,是一个非常温暖的集体。这批青年人其中多数正在给原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有关专业的学生上课,为完成暂时还不熟练的教学业务,他们经常挑灯夜战,刻苦钻研,精心备课,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成为学生的知心老师,受到领导的赞扬和学生的好评。
三、高速建设
国家批准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批文规定:“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征地500亩,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在校学生规模4000人,教职工人数800名,1984年建成开始招生。”当时学院筹备工作已用时一年多,即将开始的基本建设时间也只剩下约一年半时间。时间紧迫,学院于1983年春破土动工,先高速建成部分项目“投产”,以保证1984年秋季按要求招生开学。
为加强学院领导和加速学院基本建设,上级决定将湖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主要领导之一的吴江同志调来领导学院工作,从而保证了学院基本建设的顺利而又高速进行。
实践证明,领导工作的有效性是任何一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基本建设过程中,由于领导得力,所以基建工作得以高速优质完成。吴江同志领导参与基建工作的全体同志,付出了极大艰辛与努力。首先,为保证资金到位,吴江同志亲自带着有关同志无数次往返于武汉和北京,向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有关领导汇报情况,诉说原由,争取学院基建投资按年度计划及时划拨到院;其次,为保证基建材料供应跟上基建速度需求,吴江同志带领有关同志跑湖北,走基层,向湖北建筑工程行业的兄弟单位求援,及时拿到钢材、木材等国家计划供应的物资,保证了学院基建工作的进度需求;其三,为保证学院基本建设项目的质量,吴江同志要求参与基建的管理人员不得有任何懈怠。他身先士卒,经常不回家,住在工地临建办公室,吃在临建食堂,自己排队打饭菜,盛夏顶酷暑,严冬冒风雪,深入建设工地,把控进度,检查质量。冬天的傍晚,他迎着纷飞的雪花,迈着在革命战争年代受过伤的腿,忍受着被寒风吹冻了的膝关节的疼痛,到工地与建筑工人交谈,关心他们的疾苦。这种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无坚不摧的革命意志、革命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工地建筑工人和当时已经到院工作的全体教职工的斗志,有效地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忱和责任心,从而保证了我院基本建设项目具有经得起检验的优良的工程质量。
吴江同志十分尊重人才,关心教师。为迎接新学期开学,他关注到了学院职工的实际生活困难和需求,特别是马上就要走进教室的教师的衣食住行问题,为此,特别先行赶建了三栋教职工宿舍楼,让青年教师们有房可居,有饭可吃,有水可饮,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无后顾之忧地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校园绿化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领导要求,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不仅要建成为国家培养城市建设优秀人才的摇篮,还应该建成“四季有果、月月有花、空地如绿毯、道路林成荫且别具一格”的花园式学校。所以,在吴江同志指导下,学院基建工作坚持“边建设,边绿化”的原则,路修到哪里,行道树就栽到哪里,且要求存活率达到90%以上。实际的完成情况是,绿化树种存活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绿化工作资金短缺,就派人到市郊寻找价格较低的长青树苗。为保证校园绿化景观布局更加美观合理,特邀北京林业大学著名园林学者陈俊愉教授、东湖风景管理区赵宇边主任多次来学校,指导校园绿化工作。同时还成立了风景园林研究所,于志熙、闫林甫、冯桂丛、江长桥、陶列平、熊和平、常治理、黄恒图、何乃昌等一批专业人才会集于此,致力于校园绿化、种植和管理研究。后来学院成立风景园林系时,他们中多数成为专业教学骨干,为学院绿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中有的同志如今已经年老退休,满头白发,在茶余饭后,信步游走在校园时,看到他们自己当年曾付出过心血,浇洒过汗水的一簇簇鲜花,一道道绿荫,一片片由各种植物点缀搭配组成的林荫园林时,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欣慰。
全部竣工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校园确如一个四季常青的花园,校园内一望无际的林荫大道,满园幽雅的花园景色,为全院教职员工营造了一个优良舒适的教学、生活和学习环境。这与吴江同志坚持学校基本建设和校园绿化美化同时并进的指导思想,以及他的务实领导是分不开的。
五、丰硕成果
由于上级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关心和帮助,以及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各级领导和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院自1981年国家批准恢复重建到2000年迈入新世纪,在较短的时间里,建设发展成为占地33公顷,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现代大学校园。学校形成学科齐全,专业配套,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城市建设人才的办学体系。学院共设有6个系,17个本专科专业,在校学生近5000人。成立了多个科研、设计院所,承担着多个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与美、日、法、德、俄等多个国家建立和保持着学术交流与科研教学合作。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国家培养城市建设人才作出了显著贡献。
2000年5月,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为培养国家城市建设人才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余正凤口述 ,潘群、王庆建访谈整理。余正凤,教授,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