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四个学校的实习工厂合并组建华中工学院机械厂。工人由原四个学校实习工厂转来,但机械设备主要是从武汉大学实习工厂搬来的。机械厂第一任厂长是龙瑞图教授,他原是湖南大学实习工厂的厂长。副厂长是黄凤翔,他是八级钳工,技术扎实,为人诚恳忠厚,很受工人爱戴。龙瑞图退休后,黄凤翔接任厂长之职。1958年,古集华接替黄凤翔任厂长,廖效果任副厂长,我任副厂长(兼)。后来刘寿延任厂长,我和田正学、刘尚臬任副厂长。机械厂的党总支书记先后由孙盛海、朱德培、潘昌志、田正享担任,其中田正享担任的时间较长。
1952年,我是湖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大二的学生。1953年院系调整后,我们还在桂林分部上了一年的课,1954年搬迁至喻家山本部。1955年,我从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半年后,学校派我去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经济系准备读研究生,由苏联专家来指导。同去的有黎志成、王嘉林等6位教师。到了哈工大后,由于一些苏联专家陆续回国,我们改读师资进修班,一个班有30多个人,有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在师资班的两年时间里,我们上的都是和工程经济系研究生一样的课程。
1958年3月,我们返回学校。我和王嘉林、黎志成牵头,组建了工程经济专业教研室,隶属机械系,主要任务是为全校工科专业的学生讲授企业管理课程。我是教研室主任,王嘉林是教研室副主任。
1958年,学校响应教育部关于开展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号召,除全日制办学外,积极探索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在这一年春,学校动员了全校机械类专业的300多名在校学生进行半工半读的试点,他们大多是中专毕业生。他们是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铸造、锻造、金相热处理、冶金机械、电机等不同专业的学生。这类半工半读的学生白天工作、在机械厂当工人(学校每月发给工资28元),晚上学习专业课。一年后,部分学生转回原班级,还剩100多名继续半工半读,直到1960年底才转回原班级。他们之中有一些优秀的学生后来留校工作,如李淑珍、李鹤九、闻立标、钱衡弼等。1958年6月份后,我兼任机械厂副厂长。
1958年以前,校机械厂主要是学生金工实习的地方。这300多名学生来了之后,机械厂除了提供学生教学实习外,开始生产产品了。我们从做老虎钳、台钻之类的小产品开始,半年多后发展到做普通车床,从成批做C618车床开始,后来还成批生产C616车床,并列入省机械厅的生产计划,一路走来成长很快。生产的产品全部按照机械部的检验标准进行质检,达不到要求的一定要返修达到合格后才能出厂。因此,产品质量得到了省机械厅领导和用户的信任,每年都列入省机械厅的生产供应计划,提供原材料和配套件,并分销产品。
1959年8月,顺应国家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潮流,机械厂提出年底前完成生产150台车床的目标,当时叫“大战150”。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校党委和机械系党总支的领导下(当时机一系、机二系和机械厂合并为一个党总支),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机械专修科的100多名学生(他们都是产业工人)和部分机械系的师生都来参加生产,万文忠、关志刚、吴昌懋等工程经济教师室的教师也下厂参加管理工作。机械厂全天24小时不停产,所有人员三班倒,人数最多的时候全厂有2000多人参加生产。全校除了大炼钢铁外,就属机械厂最热闹。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到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任务。经过部分零件的返修和装配调整,到春节前完成了168台车床的生产,通过检验合格后出厂。
“大战150”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机械厂全厂职工已有600人左右,连续几年承担了省机械厅生产车床的计划,同时将本厂原来所有旧式的车床全部换成了自制的全齿轮车床,并增加了部分新设备,之后按省机械厅的要求小批量生产了小型自动化车床(用于加工手表零件)和半自动化无芯磨床(用于加工轴承环),这些都是适应湖北省当时工业发展的需要而生产的。
前面的生产成果虽然很大,但都是仿制产品,没有自行设计产品。军宣队进校后,于1970年要求机械厂自行设计制造一种先进的机床,而且要求本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自己干,教师不参与,教师们当时也都到下放农场去了。这项工作指定由我来负责,我随即组织了机床实验员刘恩沧、钳工肖其祥、车工黄润翔、锻工陈业明、模工王醒民成立一个设计小组。他们都是很有实际经验的工人和技术员,有些还在读业余大学,但是都没有设计过机床。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我们提出设计制造一台镗床,因为当时国内的镗床仍是前苏联的老式产品,体型大,重量约11吨,结构复杂零件多,制造成本高。当时军宣队要求我们要在9月底之前完成任务,拿出新产品向国庆献礼。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又是设计队伍的新兵,但大家热情很高,认真踏实地干,不辞辛苦加班干。从元旦后开始调研,春节后拟定方案,分工绘制图纸,4月底前完成全部图纸。五一后,模型主件开始投产,9月底完成了镗床的制造任务。经过检验,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那段时间大家的生活水平虽然很低,一个三级工每月的工资是37.8元,没有奖金,也没有任何补贴。但加班到晚上12点以后,能到食堂里免费吃一碗香喷喷的肉丝面,感觉很幸福。
我们设计的一台用可控硅无极调速、用光学坐标定位的高精度卧式镗床,电气控制装置是请工业企业电气化教研室陈贤威老师完成的,他根据我们的设计方案设计了相关的电气控制装置和线路,在机械厂电工的配合下,实现了机械设计的各项要求,达到了预定的设计指标。
这台镗床与老式镗床相比,精度高,体重轻40%,零部件少,调控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灵活简便,制造成本低。这台镗床的试制完成,使机械厂的设计与制造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锻炼了一批技术队伍。许多工人后来被提升为技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
这 台镗床在十一国庆期间参加了武汉市游行展出,后来由省机械厅提出,于1971年元旦后参加了全国新产品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大厅展出,1971年3月送广交会展出,并得到机械部副部长沈鸿的肯定和表扬。这台镗床后来被列入湖北省机械厅的生产计划,进行小批量生产,连续生产了数年,每年生产约6台左右。
之后,由机械系教师设计、机械厂制造完成的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代表了70年代国内机床行业的领先水平,其技术和一机部下属的北京机床研究所相当。
1975年下半年,在机械厂工作了17年后,我调入科研生产处,任工厂管理科科长,当时全校有机械厂、电机厂、无线电厂、冷压厂、动力厂等多个工厂。朱九思校长对生产很重视,抓得很紧。按照他的要求,我每周要写一篇工厂情况汇报,包括各厂的进度、制度、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等内容。在高标准、严要求的环境中,我校的各个校办工厂成长很快。这段时间,在朱九思校长的提议下,几个工厂合作完成了一批洗衣机和电风扇的生产任务,使每个教职工家庭都分配到一台洗衣机和两台电风扇(一台座式,一台立式),在那个年代这是一项很大的福利措施,受到了教职工的一致好评,他们至今仍念念不忘。
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中,学生成长也很快,一般工人需要3年才能达到3级技工的水平,他们用1年时间就可以达到。我校培养的学生由于在工厂经过真刀真枪的技术培训和劳动锻炼,动手能力很强,工作踏实肯干,走上工作岗位后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蔡希贤口述,吴瑞芳访谈整理。蔡希贤,曾任校机械厂副厂长,科研生产处工厂管理科科长,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