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的建校发展之路
解放初期,为支援国家城市建设,当时的中南军政委员会建筑工程部将分散在中南地区的几所建筑工程技术学校合并组建“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学校于1952年底在庐山成立。国家对学校的建设非常重视,从部队调来兵团政治部主任郑奕当校长。
1953年,学校从庐山搬到武汉马房山一带,即后来的武汉工业大学所在的地方。1958年,国家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受大跃进时期的影响,学校更名为武昌建筑工程学校,不久又升级改名为武汉建筑工业学院,设置了许多特色专业。经过几年发展,到1960年,学校再次更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的时候,学校又降级为城市建设学校,恢复以前名称,还是叫做武汉建筑工程学校。在文化大革命前,当时学校就是中等技术学校,相当于中专。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划分为六个大行政区(简称大区)。六大区是在中央地方设置的一级政权机构,它既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也是地方政权的最高机构,领导着大行政区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建国初期,国家对城市建设非常重视,除了武汉以外,在全国六大区,每个大区都成立一个建筑工程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当时学校名字就叫建筑工程学校,如华北区在北京有北京建筑工程学校,东北区在沈阳有沈阳建筑工程学校,西北区在西安有西安建筑工程学校,华东区在南京有南京建筑工程学校,西南区在重庆有重庆建筑工程学校等,中南区在武汉就是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前身——中南建筑工程学校。除了工程学校,每个大区还有专门技校,培训建筑技术人才。
1969年10月,直属国务院建筑材料工业部的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南迁至湖南常德。1970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国家建委、建筑工程部、建筑材料工业部、中共中央基建政治部合并,成立国家基本建设革命委员会。建材部和建工部都合并了,这样学校也跟着合并了。1971年7月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搬至湖北武汉马房山,与直属原建工部的武汉建筑工程学校合并,更名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1978年2月,湖北建筑工业学院被列为新增的全国重点大学,重新划归国家建筑材料局领导,并更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到1981年,国家加强城市建设人才培养,打算把武汉建筑工程学校从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里面分出来,改回原来学校名称,上级单位不同意,于是干脆选址重建。当时国务院下文是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不是恢复。文件下发的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记得工程开工的时间是1983年6月。
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对全国的城市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建国以后有很多的举措,如有一段时期把同济大学从教育部划给建工部培养专门人才,还有浙江大学一部分,天津大学一部分也专门培养城市建设人才,成立了很多专业,如建筑学、城市规划、工民建、给排水、道路桥梁等各方面的城市建设专业。当时建工部副部长周荣鑫调至浙江大学当校长,学校由教育部和建工部两部共管。建工部部长助理调至同济大学当校长,还有天津大学。现在这些学校都发展成综合大学,但在当时重点就在建筑方面,特别是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工民建、建筑结构、道桥、给排水、城市污水处理等方面。同济大学直属建工部管的时间比较长,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后来发展较快,建工部没有怎么管了。虽然如此,但是人才培养的速度还是满足不了城市建设需要,就想把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恢复,从建材学院划分一部分出来。建材工业学院其中有一部分原来基础是城市建设、建工的这一部分,后来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时候,理所当然就要把这一部分划过来。划得时候,虽然这些专业划过来,但是在原学校这些专业都还存在,工民建、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还有。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很快在马鞍山重建并发展起来,当时院长贾道恒是从建材学院调过来的,学院领导包括原来老城市建设学院的余正凤、肖贤才、袁大波,丁烈云是后来从同济大学毕业过来的,徐金鑫是从部队来的,雷一鸣、武止戈、袁汉桥、都是老城建的,在最早成立城建学院的时候就过来了,还有老教务长席味笙和贾院长一起过来的等。我是1983年6月从湖北省建设厅,当时叫湖北省城市建设局调来的。
专业要形成拳头
2000年,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学校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合并以后发展10余年,城市建设相关专业发展较快,但是在专业上要形成拳头,这样力量才能更集中一些。当前城市建筑这一部分发展没有什么大问题,城市规划也搞得可以,但是城市交通这一部分,这个学问很大。现在交通问题变成国际难题,交通拥挤很难解决。交通问题是一门科学,应该解决,在我们学校应该集中科研力量将它解决好。现在北京地铁,挤不上去,不下来。以前我们说城市交通拥挤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病,现在发展到我们国家也产生这种城市病。除了交通问题,还有环境保护问题。光讲工业发展,不讲环境保护,不是综合考虑这个问题,片面求工业发展指数是不行的。环保、城市道路、交通、园林风景这些都应该重视。我们到日本考察,他们对这些都非常重视。虽然他们没有专门院校,但是在每一个大学里面,在专业上都能形成拳头,培养这个方面的人才。原来培养全国城市建设人才,城市建设学院贡献了很大力量,现在搞小城镇发展,城市建设这一部分更重要了,小城镇建设搞起来,人才需要量非常大,现在国家正在强调,发展小城镇建设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成为深化改革里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我个人建议把原来的这些专业,能不能形成拳头,以加强这方面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力度。在建筑、城市规划、交通、城市给排水等相关专业上形成拳头,集中力量解决好。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还有弱项,比如对城市交通的概念认识不够,对城市给排水专业重视不够,城市给排水实际上是城市污水处理,像我们目前这个城市建设,特别是下(排)水没有被重视,光重视地上,不重视地下。因为地上的成绩看得出来,搞地下,投资进去看不出来。这样一来往往天一下雨,地面就淹。在我们国家青岛这个城市就不淹,青岛是德国人参与建设的城市,它的排水工程你们没有进去看过,他那个下水道人可以在里面直接走。青岛这个城市发展上百年了,他现在还跟国外一样,跟德国柏林等城市一样,地下工程做的很好。我们过去从事城市建设,总舍不得往地下投资,现在好了,重视了,比如武汉搞地铁工程。但是在城市给排水方面还是不行,这是全国性的问题。现在北京重视起来,已经晚了,现在投入代价更大。
合校以后,城市建设专业还有,建筑、工民建、城市规划这些专业发展都不错,但是要注意形成拳头,形成整体力量,还要注意对外宣传,国内也好,国际也好,特别是国内,这样能占领市场。
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
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各个相关专业都需要。以前武汉市赵宝江市长想搞城市管理专业,我和他说城市管理不懂城市建设不行,比如学城市规划、学建筑的搞城市管理可以。搞城市规划的看法和观念与其他专业相比不一样,他考虑城市管理会相对全面一些。过去对城市建设我们有个老说法:“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规划容易,规划设计方案通过以后,关键是在实施的建设当中怎么管理好,按照规划怎么建设。如果我们城市的管理人员是学城市规划的,他们搞城市管理,城市相对就能发展得更好。我们的城市规划方案通过了,但是谁管呢?谁执行呢?有城市规划法,但是由谁执行呢?市长执行吗,市长不可能执行,换了新市长,又有新的想法,规划就不能执行好。比如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大,一环发展到二环,到三环,北京到六环了,谁控制呢?城市规划法里面明确指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但是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学城市规划的搞管理要好一些,他们的知识结构相对适合。城市管理对整个城市环境、工业、农业各个方面都要考虑。
就城市规划这个专业来说,不能就规划而规划,思路要开阔一些。特别是专业学习中的工科课程部分,原来老同济编的一套规划教材要考虑修改,不仅要学规划和建筑学这一部分,城市建设相关的每个专业都要学。原来建筑学学制6年,我主张城市规划专业的学习时间也应该要到6年。过去建国初期好多年,没有城市规划专业,由搞建筑专业的人搞城市规划,客观说来,搞建筑的搞城市规划更全面一些,因为他当时学的建筑专业比后来专门搞规划专业的学习时间要长,他们学习6年。所以我主张,学建筑和学规划的时间都应该是6年。规划这个专业不仅是规划,其他专业知识都要学,如环境、风景园林、工业方面等好多知识都得学,因为他是一个综合工程。
过去在老城建学院,每一年我们都把全国建筑大师、知名人士请到学校来讲课。建设国际水平一流大学关键要出人才,关键是培养人才需要培养人才的人才,没有培养人才的人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吗?出人才,学校就能形成品牌,就能形成口碑。为什么上海同济大学出名,因为他出了好多建筑大师,全国都希望要上海同济培养的学生。国际建筑大师贝律铭就是凭借几个建筑作品在国际出名,在北京我见过他。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建造联合国大厦时要求每个国家派一个建筑师参与,当时中国有个叫蔡方荫的全国有名的建筑大师,我们国家就派他参加,他去以后国际上对他评价很高,他一回来就出名了。我们国家当时还有一个搞结构方面很有名的叫何广乾,他负责攻关北京乒乓球馆圆顶结构难题,当时整个球馆屋顶没有用支架,没有用立柱,那么大的建筑,就是用一个圆顶就解决了。何广乾当时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他研究预应力拉筋,将钢筋通过预应力拉以后,再加注混凝土,钢筋再缩回去,力量增强了,也节约钢材,这个盖子结构问题解决了。这个是他发明的,后来在全国和全世界都出名了,在这一点上解决了难题,他就出名了。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不是没有这个力量,学校发展这么多年,城市建设方面要出人才,除了建筑专业这一方面以外,力学、结构这些专业的潜力也很大。再比如城市交通,过去搞立交桥,搞地铁,都解决不了,现在学校交通专业要办好,要解决这个难题,还有环境、污水处理,我们希望能把这些专业形成一个拳头,力量集中。现在学校有这个条件。
学校未来怎么更好地发展,历史经验教训要总结。从国家未来发展来说,城市建设这方面再不重视,后患无穷。
(吴江口述,潘群访谈整理。吴江,1983年7月—1985年3月任原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副院长,1985—1987年任代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