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已顺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我是学报(后文均指社科版)艰难创业的见证者之一,为学报的初创艰苦历程记上一笔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文革”的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的中心工作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在具有战略思想的老校长朱九思的领导下,打破工科院校不能办文科专业的常规,开始办文科。并且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基础上,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版),即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前身。
我接手编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是在1987年学校第一次文科工作会议之后。华中工学院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到1987年已设有中文、新闻、外语、经济、政治教育和社会学等6个本科专业、6个文科硕士点,在校文科学生已有1379人,文科教师238人,自编教材38部,参加编写全国统编教材11部,出版史著40部,发表论文370余篇,41项文科科研成果获各层次奖励。所有这些,为学校进一步办好文科,也为办学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领导在1987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文科工作会议上指出:“理工科院校办文科,是提高学生素质造就高水平人才的需要,也是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促进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提高学术水平的需要。8年多的实践证明,学校创办文科以来,由于专业结构的变化,理、工、文科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所形成的学术氛围,已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为承接解决国家建设重大问题的综合性研究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着眼于创办第一流大学,就不能不办好理科和文科。”我校文科学报就在这样的形势下于是年冬复刊了。
学校十分重视文科建设,重视文科学报的复刊。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和国家对教育部门的经费投入等诸种因素的制约,文科学报的复刊,编辑、出版、人力、财力是非常有限的。学报没有专门的办公地址,挂靠在位于东七楼四楼北边的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经费每年1万元,出版两期。也没有专门的编辑班子,只设有一个由各系、所负责人组成的编委会,负责审、定稿权责,经常性的业务则主要由我1人承担。两年后,在朱九思教授和时任人文学院院长刘献君教授的支持下,学报从《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编辑部,行政上划归人文学院领导。说是编辑部,其实专职编辑还是我1个人(1992年后增为2人,1994年后增为3人,1998年增为4人)。学报从挂靠《高等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到划归人文学院领导(到我退休)的1997年,从总体上讲,还是不大被重视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学报编辑部办公室从以文科为主的东七楼被挤到机械学院所在的东三楼的南边与厕所为邻的楼梯口阁楼。当时人们戏称这是“文理渗透”,即文科学报“渗透”到了机械学科。学报经费未跳出每年3万元的上限,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采取了收版面费的办法,以维持学报的正常出版。
学报为将内刊转为正式刊物,让我数次上北京,找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局,还两次致信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共宣传部部长的丁关根同志,终于在1995年获得了向国内外发行的正式刊号。大概是因我为争取公开发行有功,人文学院还于1994年9月15日在人文学院庆功会上授给我“前程似锦”匾额一块。
学报于1987年冬复刊,出一期;1988至1991年每年出两期,1991年出特刊一期(宣传部主办优秀论文评奖活动);1992年始每年出四期,1994、1995年各出增刊一期;1996年开始大十六开版,每年出四期。我于1999年冬正式离开学报,在职期间共出版44期学报,手头有至1998年的学报合订本,经统计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764篇。学报在1989年春举行过传统文化与改革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教师学生30人,师生们的发言经整理后发表在该年学报第一期上。1991年由宣传部牵头发起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学术研讨会,收到教师论文38篇,评出优秀论文13篇。1995年学报参加湖北省委举办的抗日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们学报推荐学术论文4篇,发表在《半个世纪后的评说》(人民出版社出版)上。
客观地说,学报在人力、物力、办学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虽是内刊,但坚持质量第一,百家争鸣,学术面前平等,扶植青年教师,内重兼外(以发表校内教师研究成果为主)的办刊方针,办报质量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发表了石仲泉、龚育之、章开源、冯天瑜等许多著名学者的文章。复刊第一期发表的著名哲学家杨献珍的论文《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序,著名经济学家、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张培刚教授写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研究李达著称的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王炯华教授写的《彪炳于中国现代思想史册的李达——〈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前言》等,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反响。应该说,直到1995年正式发行,学报内刊不内,我们与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保持着较好联系,我们是湖北省社会科学期刊研究会的成员,我们能与湖北省武汉市内名牌大学文科学报的名家学者一起开学术会议,我们参加了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省社科期刊研究会联合开展的一年一度的社科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我们推选的优秀学术论文频频摘桂,我们在省社科期刊研究会举办的《期刊编辑研究》杂志上多次发文章,因此,学报在内外合力下学术档次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内刊开花内外香,对推进华中科技大学的文科建设,促进理、工、文交融,对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报是学术成果的园地。我校当今的一些很有造诣的教授、博导,他们的很多学术论文往往就是发表在学报上。不少已退休的老教授在谈到他们奋斗几十年历程时,不无感激地说,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为他们搭建了梯子。可以说,我这个教学物资供应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学校的文科建设。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今日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的编辑力量、办刊设施、经费投入,已非昔日可比,学报已跨入中文核心期刊和湖北省优秀期刊行列。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心、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经常摘要或全文转载学报的学术论文。学报还开展了频繁的学术交流活动,成为了联络全国学者的纽带。我最近三年受托审读学报,每当拿到还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学报,读着许多闪烁灵气和有创见的论文,我的心里感到由衷的喜悦。
朱九思校长、张培刚教授等担任过学报顾问,毛钢、李昭曾等担任过学报主编,刘献君、李振文、李少白、曹承蓉、周泰颐等担任过学报副主编。文科学报正副主编不是挂名的,他们在完成繁忙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学报的审稿、终审、终校任务,他们的操劳与贡献对学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报今日之辉煌是几代人辛勤耕耘的成果。我相信学报今后会以更加耀眼的姿态昂立在学术从林之中。
(本文作于2009年11月20日,在原文基础上内容有所充实。作者陆家希为校文科学报复刊后的编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