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效果:对参与生产“C618”机床、卧式和立式加工中心工作的回顾

发布人:   时间:2016-11-18     浏览次数:

一、大战“150”


1954年华中工学院机械厂建厂。机械厂由学校合并组建前原来的几所学校,包括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大学和广西大学,还有华南理工大学等几所学校的实习工厂合并而成。工厂厂房占地面积很大,有铸造、锻压、热处理、机械加工等车间。其中机械加工车间面积最大,约三千平方米。生产和教学设备来自多方面:有解放前留下来的美国联勤总署赠送的一些机床;有解放后从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购进的一些机床设备,如齿轮加工机床,车、钻、刨、铣机床等;此外还购买了一些国内生产的机床,如龙门刨床等。应该说这些教学生产设备是比较好和比较齐全的。最主要的是机械厂还拥有冷热加工多工种齐全的数百名工人队伍。机械厂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学和培养学生服务,为教学提供教学观摩与实验,为学生提供各种专业生产操作技能的训练,此外为校内提供机械修配服务。但是从未进行过机械设备的加工生产。


1957年反右运动后,1958年进入大跃进时期,当时提倡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和大炼钢铁,提倡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学校响应大跃进的号召,各个单位也要搞。当时很多单位在校外的流芳那边炼铁、炼钢。机械厂就响应号召自主生产机床。学校将机械厂、机一系、机二系3个单位合并总称为机械系,集中全部力量搞机床生产。生产的机床产品将来机械厂自己可以用,也可以卖给别的单位,或者跟别人交换原材料,比如换钢材、铸铁,或者一些别的东西。当时机械厂已经进口了不少苏联的设备,自动化的机床也有,齿轮加工机床也有,生产机床从技术条件上说也已经具备。


当时学校喻家山山后有所技工学校,他们生产苏联的C618机床,机械厂就把他们的机床图纸要来。C618机床是苏联一个比较老式的机床。那个时候都是学苏联。有了设计图纸以后就开始准备生产了,当时提出“大战150”的口号,要在1958年生产出150台C618型机床。


生产机床的图纸虽然有了,但是生产机床的材料缺乏。生产150台机床需要大量钢材,而国家统配物资分给学校的很少,不足的需要自己去搞。后来就到钢铁厂,比如去武钢、黄石钢铁厂,去捡人家裁下来的不符合规格的料头。另外就拿以后生产出来的机床去换人家的钢材、生铁、焦炭等材料,当时就是这样做的。


图纸有了,材料有了,还要保证质量。当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150台合乎质量要求的机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大家的劲头足得很,一天到晚忙着干活,学生的生产技能训练(金工实习)结合机床零件加工进行。很多教师参加了工艺和工装的设计,甚至亲自上机床加工零件。机床零件加工精度质量的检验也有教师参与。晚上加班的人很多工作到晚上12点以后,到那时都饿了。尽管那个时候国家经济困难,但学校还是想办法准备半夜的一餐饭。工人、教师、学生,大家齐心协力地干,很快就把第一台样机搞出来了,以后就开始批量生产了。


当时学习苏联,机床型号采用的就是苏联的编号制度,“C”是俄文单词车床的第一个字母,是车床的简称,也是车床的通用编号,代表是车床这一类型的机械。“618”代表车床的尺寸。其中的“6”指普通车床,“18”就是指车床转盘中心线离床面有多高 。“C618”代表了机床的尺寸和类型,整体就是这样来编号的。当时所有的机床都是这样编号的,后来我们国家也是采用这个办法来给国产机床编号。到1958年10月份一共生产了152台 “C618”型机床,超额完成了原定的150台机床的目标。


一个学校的机械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己独立生产出来 “C618”车床,这应该是富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正确道路。从总体上说,“C618”型机床在那个时候质量是比较好的了。生产出来的“C618”车床机械厂留下来了一些,留作生产实习和教学车间做实验,使学生实习的条件大大改善,学生都会用这个车床。换下来的旧设备支援了京山县。在此基础上,过了几年以后机械厂又生产了性能更高的“C616”型机床,以后机械厂还生产如镗床等其他类型的机床。


二、八角头和数控加工中心


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在学校的学生都不上课了,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领导和督促老师、学生一起搞 “斗批改”。后来还下到咸宁农村,住在农民家里搞“斗批改”。不久之后一部分教师回校搞教育革命,一部分仍留在咸宁农场生产劳动。1969年林彪下发“一号指令”,指令一来很多国家干部被“下放”到农场干校劳动。学校也是这样,学校一些干部教师下放到农村,分散到生产队搞生产和接受再教育。我们一些人当时集中下放到湖北潜江。1971年林彪出事以后,全国的政治气候就有了变化,之后邓小平复出了,在当时的那个政治气氛下,大家就不是只注意闹革命了,大家又回到学校复课闹革命,开始将精力转到生产、教学和科研上,学校里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当时还兴办工农兵大学,即“721”工农兵大学班。“721”指的是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在批示关于上海机床厂培训技术工人的报告中的指示,即“大学还是要办的,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以后一大批“721”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应运而生。所以我们学校办的工农兵大学也称为“721” 工农兵大学,那是给工农兵办的大学班,和后来的工农兵子弟、工农兵学员还不是一回事。这时,老领导朱九思也被“解放”了出来,抓紧了对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恢复。当时日本在上海举办了一次工业展览会,展出了一批比较好的数控机床,国内相关专业的院校和单位看到了差距,找到了研究的方向。朱九思提出要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华工的优势,学校机、电专业都有,条件具备,正好可以做这个。


1971—1972年,学校已经有一些教师开始在搞技术研发,有人在跟上海的一些工厂合作研制自动生产线、连杆称重去重设备和曲轴、动平衡机等项目。我当时还在潜江下放,军宣队、工宣队还在学校,还没有撤离。其后院领导朱九思经军宣队的指挥长刘崑山同意,把我调回学校。本来当时下放的教师学校是不准备要的,下放就等于是离开了学校。这样把我调回来以后,1972年5月,我与其他几位教师一起到上海,去参加“数控八角头机床”的研发。“数控八角头”是简称,是指一种装有八根带刀主轴的八角形转塔头的数控立式铣镗床,可转动转塔头进行自动换刀加工,在当时是技术较先进的自动化加工技术。“数控八角头机床”是以上海第五机床厂为主研发的,机床的机械部分是上海第五机床厂的工程师与华工的李鹤九老师、李声桥老师和我等几位教师共同设计的。机床的控制系统是由我们学校计算机系的彭继刚和另外一位教师与上海电机厂一起研发完成的。机床试制成功后,1975年6月送到上海展览馆参加上海工业展览会展出,邓小平同志陪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还在这台机床旁留下了合影,这令华工领导和教师引以为豪。参与研制“数控八角头机床”为以后我们自己研发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积累了经验。


1972—1973年,“数控八角头机床”完成以后,院领导朱九思又组织机械系、自控系的几位教师和机械厂的工人技术员搞“卧式加工中心”的研发,并安排由学校机械厂进行制造。负责电气部分的是学校自控系的林奕鸿、刘正林、胡乾斌,李光斌等老师。我当时主要负责机械设计部分,参加机械设计的还有:朱启逑、胡庆超、陈维斌等。机械厂有两个工人师傅也参加了,一个是周爱民师傅,另一个是王醒民师傅。上海第五机床厂还派来了一个工人参与机械设计的工作。


朱九思对研制加工中心的工作非常重视,当时很多会议朱九思都亲自参加,甚至方案讨论他也偶尔参加。设计从1974年开始,翌年完成并投产。加工中心主机是在学校机械厂制造的,只有进给运动的电液脉冲马达、滚珠丝杆以及液压元器件滚动轴承等是外购的。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和系统软件则是参照日本数控系统自己独立制成的。


“卧式加工中心”没有刀具的运输装置,只用一个机械手换刀,用非接触式识刀装置识择刀具,或搜索内置于数控系统的软件刀库来识择刀具。机械手装在主轴箱上,可以实现任意位置换刀,能更好地保证一个轴线上的多孔镗削的同轴度。这些都是不同于国内外已有的加工中心的独特之处。


“卧式加工中心”试制成功以后还送到广交会展出,香港报刊对此机床作了专门报道,称赞有加。1978年还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奖品是一本获奖证书。


“卧式加工中心”完成后,学校又组织了一批教师与技术人员研制出了“立式加工中心”,也是在学校机械厂生产的。该机床只用一个机械手在空间转动90°,将刀库中水平放置的刀具与主轴上垂直放置的刀具进行交换的刀具交换系统是一个极富特色的首创。


在那时能独立自主研制成功数控加工中心的高等院校全国只有我们华中工学院一家。研制数控加工中心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了一批数控技术方面的人才,也坚定了学校向更高水平的机械制造综合自动化方向迈进的步伐。



(廖效果口述,潘群、王庆健访谈整理。廖效果,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中工学院机械实习工厂技术副厂长。)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