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志勇:战斗在华中工学院硅元件厂十年的难忘岁月

发布人:   时间:2014-04-30     浏览次数:

六、其他研制工作


    1975年8月硅元件组开展了一机部1700轧机500A/2500V风冷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研制工作。我主持了此项研制工作。由于大电流高压可控硅整流元件制作工艺比硅整流元件的制作工艺复杂得多,难度也大得多。通过此项研制任务极大地提高了硅元件组的技术水平。1976年5月终于研制出500A/2000~2500V风冷可控硅整流元件的样品。1976年7月为武汉钢铁公司072工程提供了50只500A/1800~2000V平板型风冷可控硅整流元件,每只售价800元,产值共4万元,其中钢模铸造的平板型铝硅散热器,是武钢按硅元件厂提供设计图纸,自行加工制造的。为了及时总结研制中的经验,在1976年8月编写出《500A可控硅整流元件工艺操作规程》。

   

    1976年10月硅元件组开展了大功率高压硅整流元件的研制工作。当时我完成了该元件的总体结构设计,进行了研制工作。在1977年上半年就研制出500A/4500~5000V风冷硅整流元件的样品,但来不及进行型式试验。由于工作需要,硅厂于1977年5月将我调离硅元件组,安排到可控硅组任副组长,开展50A20KV高频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研制工作。

   

     1977年5月我回到可控硅科研组后,立即开展了50A20KV高频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研制工作。到1977年10月就研制出一批50A20KV高频可控硅整流元件的样品,进行了若干参数测试。


七、硅元件厂经济效益结算


1、硅元件生产总值估算


    硅整流元件的产品规格有50A/1600V ,200A/1600~2000V ,500A/2000~3000V;硅可控整流元件产品的规格有200A/1000~1600V ,500A/1000~2000V ,500A/1800~2000V;上述元件的生产总值约为225万元。


2、451工程的净利润估算
    451工程总经费为500万元,451工程总成本估算为314.5万元(其中硅整流元件的总值为175万元,占总成本的55.64%),因此451工程净利润估算为185.5万元。此利润上交院科研生产处为60万元,余下125.5万元全部转到无线电工程二系。

八、尾声


    胜利完成451工程,标志着华中工学院硅元件厂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但由于没有后续大工程的支持,在经济上养活不了工人,以及其他一些历史原因,硅元件厂撤清后,一部分教师转到无线电工程二系的半导体教研室;一部分教师转到光学系;工人大部分转到华工电子设备厂,少数转到专业教研室当技工或实验员。硅元件组和可控硅科研组的生产线的工艺设备,以及测试组的全部测试设备则全部转到半导体教研室的电力半导体器件实验室。
   

    曾在硅元件厂战斗过的成员,每当聚会都会回忆起当年战斗过的情景。那是一个精神多么高尚的年代,人人都争着为国家出力,不求回报,不图索取。

    1984年11月7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上发表了该报记者黄文福写的一篇专题文章,题目为《“中国环流器一号”诞生记》,里面有一段精彩文字:“四五一工程”研究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何成逊对记者说:“中国环流器一号”这样国内最大的具有工程规模的装置,很不容易。……又如谁来承担整流器的生产任务,当时国内没有生产过,又值“文革”期间,很难落实生产厂家。找来找去,华中工学院校办工厂毅然揽下此活,用了五年,用硅二极管做成五十个整流柜,解决了难题。文中所说的华中工学院校办工厂就是华中工学院硅元件厂。
   

    尽管现在华中工学院硅元件厂不复以工厂形式存在下去,但它曾给国家作出了贡献,它就在中国社会上留下了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罗志勇,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退休教师。)

上一页 [1] [2] [3] [4] [5]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