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建校六十周年,学校在筹建永久性的校史馆。在研究原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校史资料时,有同志提出这样的问题:原华中工学院在建校后的近二十年里,就全国高校的情况看华工属于二流大学。当时全国高校中首批重点大学有22所,华工是第二批进入重点大学的。但是在文化革命结束后的近二十年里,华工迅速崛起,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大大提升,首批进入211,研究生院进入前十名,被社会公认为国内一流大学。华工的发展进程中哪些重要的历史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学校发展史的精髓是什么?有哪些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需要传承和发扬?这里,仅就个人的认识回忆历史,供校史研究的同志们参考。
(一)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奋斗目标
华工创建以来每个发展的历史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落到实处的规划。这些奋斗目标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动力。
一是建设万人大学。1954年7—8月间我们从南昌、长沙、桂林、武昌四个分部会师喻家山。学校领导讲:这里将是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是一座学生达到万人,校园四千多亩的大学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工业建设人才的急需,教育部先后将华工在校生的规模定为8000人、10000人、12000人、15000人,成为五所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四千亩校园当时仅次清华大学,可别小看这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使华工发展具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万人大学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决定的,华工人更看重的是体现办学水平的奋斗目标。
二是成为全国重点大学。建校后的头四年(1953—1956),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达到国家的规范要求,基本上过了教学关,毕业生的质量受到社会欢迎。学校进入边发展边提高的阶段,提出了《华中工学院12年远景和1956—1960年的综合规划》。本着积极发展、重点提高的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争取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有几个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60年10月华工正式进入国内重点大学行列。重点大学既是国家要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学,更是在教育质量、科研成果和综合实力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大学。特别是1956年后,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向科学进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号召下,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1957年5月首次召开华中工学院科学讨论会,全国各地有106个单位的569名代表参加,湖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到会讲话,号召大家奋力攀登科学高峰。
三是争创国内一流大学。文革结束后,百废特兴,华中工学院相对而言是一所内伤较小的高校,广大教职员工怀着第二次解放的喜悦,积极性蓄势待发。朱九思同志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广积人才、创建新专业、狠抓科学研究。同时动员教职工认真总结文革前十七年办学的经验教训,通过出国考察和对国外一流大学发展最新成就的调查研究,明确了吸收国外一流大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应该走的新路。
开放式、综合性、研究型是国际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华工参照国外大学的办学模式,分两步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
第一步实现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同时狠抓学科建设新布局,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这是我国高校中大批培养工业建设人才的工科院校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学科结构,拓宽专业口径,适应国家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现代大学的必由之路。这项改革经历了近十年的努力,到1984年形成了综合大学的整体框架,在学科结构上实现了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目标。
第二步在进一步完善综合大学学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着重提高。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极大地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使学校名符其实地办成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是国际一流大学最显著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大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真正使大学成为出人才、出成果、出思想的重要阵地。这项任务在1986年第4次党代会上正式提出,经过十年努力,到1996年第6次党代会基本实现。经过全面考核评审,学校首批进入“211工程”,并在全国研究生院评估中进入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