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尔升:国内高校最长的船池建设历程

发布人:   时间:2014-02-20     浏览次数:


    船池在建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说“三材”问题。由于缺少资金和购买材料的渠道,建造船池必需的木材、水泥、钢材等几乎样样都缺。在浇筑船池边缘钢筋水泥时要用预制板,可是我们当时一点木材都没有。幸好当时建造舟桥的国营四四六厂进口了一批木头,质量很好,涂了油墨,很重也很贵,根本不适合造桥,而且我们的一个毕业生恰好在这个厂当副厂长,他就将这批木头全部处理给了我们,一直担心没有木材的我们才算舒了一口气。船池所用水泥的标准很高,不能漏水,对于水泥的来源根本就是束手无策。后来还是邵金山副校长找到了他的旧识、当时的华新水泥厂厂长,并带着我去华新水泥厂要了500吨水泥,水泥的问题也终于解决了。钢材同样来之不易,那时厂级以下领导只有权力批5吨以下钢材,一个厂得不来那么多钢材,我们就一个个厂挨着去要,一点一点地凑,就靠着这种方式备齐了建造船池所需要的所有钢材。


    我校船模试验水池实验室建成后,送到上海交通大学培训的人员在1978年返校,立即开始了紧张的船模试验工作:开展了兴波理论研究、平头蜗尾新船型研究、肥大船型研究等多种重要的新船型研究工作,取得了国内造船界注目的重要成果;以后更在长江船型研究、高速军舰新船型研究和水下新船研究等多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事实有力证明:由于我校新船池的建成,我校造船系快速的成长,在科研工作和研究成果上,取得了较国内同时建立的造船系的明显优势,并且与本地区的造船研究单位和造船厂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具备了开展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造船系(以后改名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发展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nternational Towing Tank Conference 简称 I TTC)是全世界最权威的拖曳水池的学术机构。它要求其成员组织“对本地区的造船工业和造船科学研究起到指导性作用”。我校船池建成后将取得的研究成果报告给ITTC,并提出了作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的申请,1984年,ITTC邀请我校船池负责人作为观察员出席第18届国际水池会议,会后ITTC派其远东地区代表来我校船池考察后,在1987年的第十九届ITTC会议上即接受我校船池作为ITTC的正式成员单位并保留至今。至此,完成了船池建设的全过程。


    回顾我校船池建设的全过程,可以看出:我校船池的建设是举全校之力办大事的一个成功的典型,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段历史值得总结,这种精神需要发扬,对于今天正在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华中科技大学来说,建设船池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程尔升,系我校退休教师,原船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页 [1] [2]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