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九思:文革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

发布人:   时间:2014-04-28     浏览次数:


    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有科学研究,否则,就算不上高水平。把华中工学院的科研抓上去,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办好学校的努力中着力的又一重要方面。


    上个世纪,前苏联的体制是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分离,高等学校以教学为主,只有高水平大学才有科研;科研由科学院系统承担,下辖很多研究所。而美国科学院下面没有实体,主要工作是评选科学院士等,研究工作交给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的大学。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建立了科学院系统从事科研,大学从事教学,所有大学包括北大、清华都不搞科研。1956年,国家制订科学工作12年规划时,开始把高校开展科研纳入规划,虽然只居于次要地位,但毕竟突破了科研与教学完全分离的格局。我们也开始进行一些科学研究。


    60年代初,全校教师已有1/3左右具有科研工作能力,全校80%以上教研室进行过科研,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大多承担了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文化大革命”中,高校的教学和科研都受到极大冲击,教学停课,科研停止,就是在这种非常情况下,在1966年至1970年间,我校仍有两个重要研究课题组没有下马,人员没有下乡搞“斗批改”,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1970年我被“解放”出来,负责校内的工作。不久,在咸宁搞“斗批改”的学生毕业了,教职员回来了。在驻校军、工宣队的积极支持下,采取创造条件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鼓励在科研中“啃硬骨头”、组织协作攻关发挥多学科优势等措施,推动科研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从1971年到1976年底,在“文化大革命”那样动乱的年代里,我们进行研究的项目达到393项,其中完成并用于生产的146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105项,有25项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这是很不容易的。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校党委综合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于1977年6月提出了“在科学技术水平上,瞄准美国著名的理工大学,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院跨入先进的行列,对国家作出较大的贡献”的奋斗目标。1977年8月开始,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对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的教学、科研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次调查研究先后有720多名教师参加,历时半年多,共查阅了校内外的24000多份科技文献资料和数百种教材,写出了数十份共60万字的调查报告。这次调查研究,大大开阔了教师干部的眼界,为进一步办好学校、特别是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打开了思路。就是依据这次调查研究的成果,校党委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汇报信,对如何办好重点大学提出了三点建议。这三点建议是:(1)在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斗争中,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等学校,能够发挥与科学院同样重要的作用,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2)要加强基础理论,实行理工结合。(3)发展研究生教育。这封汇报信,实际上也是实现我校跨入先进行列这一目标的基本办学思路。


    正是由于我们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和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在1978年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我校被授予“全国科学研究先进集体”的称号。那次会上只有两所高等学校获得这一荣誉,另一所学校是浙江大学。我校为这次大会准备了一个发言(后改为书面发言),题目是“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内容主要是阐述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教学是指教师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经验的综合、分析、概括和抽象,即科学研究;人类的实践不断发展,科学研究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才能不断充实、不断提高,教师水平与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所以说,科学研究是“源”,教学是“流”。认识了科研与教学的这种内在联系,才能对科研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恰当地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真正把重点大学办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


    1979年我率团赴美、加、日考察教育,一个突出的印象是这些国家著名的大学都是综合性的,另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这些国家的大学对教学和科研并重,二者结合得很好。这些国家没有庞大的科学院系统,国家的基础研究和若干尖端科学技术研究放在大学。特别像美国,设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把大量经费给一些办得好的大学,从事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的研究,作用非常之大。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实验室,也是国家给钱,由大学管。像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规模很大,全部是国家的有关部门投资,由学校负责。又如伯克莱加州大学的劳伦斯实验室,规模也很大,也是国家投资学校管。这样做的结果是学校水平提高了,培养出的人水平也高了,也解决了国家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形成了良性循环。从国外考察回来以后,我与我的同事们抓科学研究的劲头更大了。为促进我校的科学研究,我提出科研要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就是强调在发挥优势、防止从优势下降为劣势的同时,要敢于竞争,坚决将劣势转化为优势。1982年学校召开科学研究工作会议,对如何进行竞争、促进转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处理好科研中长期与近期、大题目与小题目、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取得了一致认识,就是科研中必须要有长远目标,又要脚踏实地;要重视大题目,在暂时没有大题目时不放弃小题目,有些小题目也能发展成大题目;以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又要十分重视理论研究。对于如何在竞争中打开局面,经过讨论也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要主动,要敢于啃硬骨头,要说话算数,要注意开辟新的领域,要搞好合作,要锲而不舍。


    由于学校领导重视,广大教师积极性高涨,上下认识一致,齐心协力,“六五”(1981~1985)期间科研工作又有长足发展,科研中国家重点课题比重增加,在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有所突破,取得了一批有重大经济效益的成果。1983年,全院参加科研的教师超过1000人,科研经费突破了1000万元,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字;1984年科研经费增长到1278万元。到1985年底,学校共完成科研课题294项,有100多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发明奖10项,国家“六五”攻关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防科技成果奖12项,国家部委级科技成果奖50项。


    我1979年出国考察之前就知道,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研究生的数量都很大。当时,只认为这些学校力量强,办得好,所以培养的研究生就多。出去跑了一圈,才发现除力量强,这里面还有一个良性循环的问题:学校力量强,招的研究生就多;招的研究生多,从事科研项目多,取得的科研成果也多;取得的成果多,学校的水平提高就快,学校的力量就更强,就能招收更多、更好的研究生……所以,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在狠抓科学研究的同时,很重视发展我校的研究生教育。


    我校早在1961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但招生数量很少,从1961年到1965年只招收了68名研究生。1978年,教育部决定少数重点高等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我校招收研究生181人。1980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开始实行学位制度,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阶段。在198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博士授予点中,我校有27个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9个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有12名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1983年,又批准我校10个硕士点,4个博士点。这样,全校就有了37个硕士点,13个博士点。相应,在校研究生人数也大幅度增加,到1983年底,在校研究生已达到636人。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全国重点大学试办研究生院。能够试办研究生院的大学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有10个以上的博士点。当时我们学校已有13个博士点,所以被批准为22所大学之一。1984年7月,正式成立研究生院。从此,我们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工作进入一个新时期。


    从上述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事实可以看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学校已走上科研与研究生教育良性循环的轨道。正是由于科学研究开展得好,课题多,经费较充足,才能招收较多的研究生;较多的研究生又促进了科研的发展。科研的发展,使我校较早就拥有13个博士点,由此能够成为全国第一批拥有研究生院的学校,而这又使我校能招收更多质量更高的研究生,由此又能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科研水平,提高我校的整体实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