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校后的曲折发展
我们1952年10月上山,第二年5月下山,而这时马房山校区仍未建设完工,下山以后怎么办呢?当时学校的上级领导部门是中南建筑工程部,办公地点位于武昌杨家岭的武汉军区,办公大楼刚刚盖好还没有使用,相邻的省委办公大楼也盖好不久,还没有用起来。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决定让我们先住进去,这样就把我们的学生先搬到了湖北省委大楼和武汉军区大楼又过渡了一年。在这期间,1953年广州珠江水利学校土木专业师生又并入学校,1954年全校师生终于搬到马房山,算是安定下来了。到马房山以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不再史中南建筑工程部,而是国家建筑工程部。又因为学校地点在武昌,就改学校名称为武昌建筑工程学校。当时建筑工程部部属学校包括:武昌建筑工程学校、南京建筑工程学校、苏州建筑工程学校、西安建筑工程学校、张家口建筑工程学校、哈尔滨建筑工程学校、上海建筑工程学校、郑州建筑工程学校、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和沈阳建筑工程学校等一共10所,这些学校当时都是中专,后来都变成了大学。
1958年受国家跃进形势的影响,办学也要大发展,学校名称改为武汉建筑工业学校,升级为大专。1960年再次改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61年,中南给排水设计院专科学校给排水专业师生又并入学校。那时全国叫城市建设学院的学校这还是第一所。说是第一所,是因为学校办学专业齐全,城市建设的专业学校都有了,如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工程、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制品、园林绿化、给水排水等,其中建筑学和城市规划这两个专业是最热门的。还有一个老专业是工业民用建筑管理,这是建筑施工技术人员所学的专业,要的人比较多,比规划专业要的人还多,那时这是个大系。再一个就是给水排水,这个专业是我们办得比较出名的专业。后来增加的还有环卫工程方面、污水处理方面、房地产方面等,发展到12个专业。但这时由于客观原因,学校发展遭遇了困难。本来由中专升级为大学,发展很好了,而且城市建设学院的校名一开始就叫响了,可是碰上了3年自然灾害,国家对高校专业又进行调整,学校就缩编了,从大学变成中专,当时就叫“下马”。这是1962年的时候。1962年说“下马”,为什么没有在当年执行呢?因为当时本科生已经招了,还得送出去,不能把本科生降级,要直到他们1964年毕业。学校变成中专以后,校名又改成武汉建筑学校。直到1971年,北京建筑工业学院从北京搬迁到湖南,因为我们两校都属于一个系统,经调整合并在了一起。当时他们是专科,我们是中专,他们的师生人数也多一些,合并以他们为主,合并后的学校就改名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以后又更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1971年虽然学校合并了,但专业没有合并,城市建设的相关专业都还保留着。“文革”结束后,1980年,部里通知我们做筹备,准备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五、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1980年筹备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当时参与筹备的人数不多,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副院长贾道恒任筹备组组长,一共有7、8个人。其中包括一位老教授李泽民,他是搞道桥专业的,还有教务长席味笙,还有原建材学院办公室主任,我当时是办公室秘书,于是把我也带过来。我们几个再加两名干部,一个管会计、一个管接待,再加一名司机,主要负责落实学校的筹备工作。1980年学校开始筹备,1981年才正式下文,1982年征地。征地选址中间还有一个波折。当时考虑过湖北省委后面的空地,我们都测量了,但是国家建委不同意,说是给省委作为将来发展准备的用地,否决了这个方案。后来国家城建总局副局长来了以后,在没有广泛征求意见的情况下,和武汉市委、园林局的干部商定将珞喻路路南(现在的光谷广场步行街商业区所在位置)的空地作为学校用地。我们对路南的这片地感觉不好,虽然现在变成光谷商业区,但在当时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用地夹在武黄公路和环城铁路之间,呈三角地带,在这个三角地带,学校没有发展余地;二是当时的环境也不好,都是稻田、藕塘。所以,征地方案提出后,大家都有意见。我当时年轻,喜欢到处跑,对这一带地形比较熟悉,又是筹备组的成员,就给他们提建议,到珞喻路的北边往马鞍山的方向去考虑,这边地形好,也靠近马鞍山森林公园风景区。从路口进去两三里路,有一个小山叫吹笛山。为什么叫吹笛山呢?因为传说朱元璋在此吹过笛子,因为这个典故,东湖风景区也叫吹笛风景区,所以如果选这里为校区用地,学校就算在风景区内了。但这块地是不会随便征给其他单位的,原来有几个大学想去征这块地,都没给。可是后来我们申请却批了,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学校和风景区是一个系统的,东湖风景区也归建设部管;再一个就是我们有园林专业,这可以和东湖风景区结合共建。另外我们还给了景区一些优惠条件。除此之外,景区内原有一个村庄,我们把村子搬到东边去,没有影响景区的总体规划,对景区也有好处。这样,我们才把学校定点到这里。为定点,筹备组还专门到部里又汇报了一次。改了地点后,学校位置就更理想了。
后来我被调到基建办公室当主任。建校重点在于建房,没有房子怎么办学?所以基建工作也是重点。当时学校还没开学,学生都留在街道口,没有过来。我们这边,1982年开始征地,1983年开工,突击一年,先建成小的配套区,有宿舍、教工食堂等,先解决师生吃饭和住宿的问题。到第二年,1984年就把学生从街道口搬了过来,而且开始了重建以后的第一年招生。建设速度算是很快的。这个快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吴江同志,吴江同志是从建筑工程部来的干部,又是湖北省建设厅的副厅长,他各方面的关系都很好,可以多方面联系。规划部门、建设部门的校友也比较多,很多也都是各单位的领导,都很支持、照顾,办手续给我们开绿灯;再一个,部里也很重视,这个工程实行投资包干制,即建设项目虽然有年度计划,但不是按年度来,而是有一个大框架,实行工程总包干。当时,学校重建定的投资是7千万元,整个学校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当时好像是按照2800元还是3000元每亩地,征了500多亩地,并不是一次征的,1982年征了300多亩,1983年征了100多亩,两次一共500多亩。实行投资包干制可以不受年度限制,只要总投资不超过预算,只要条件具备,比如三通一平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征地完成了,建设投入就可以跨年度,基建工作就能抓得比较快。1987年学校基本建成,总的算下来,7千万投资还节约了千把万。在部属院校中,我们是第一个采用这种方式的试点单位。当时的建校指导思想是边建设边办学,先解决开学所需,再慢慢发展扩大。部里有两位部长曾经亲自来学校视察,对学校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恢复了原来的校名“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在学校最初成立时,就在全国有了良好声誉,重建以后,学校发展的更好了。学校新址的环境好、学风好、专业好,毕业生分配也好。学校办得好,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素质较高的考生也愿意报考城建学院,形成了良性循环。学校每年招收新生,录取分数线都比国家规定录取分数线超出许多。学校逐渐成为在武汉地区乃至全国较有名气的大学之一。
(李学民口述 ,潘群访谈整理。李学民,1948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转业。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办公室秘书,后任基建处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