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书珍:华工党组织的成立及发展

发布人:   时间:2014-10-27     浏览次数:


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是在1953年成立的新中国新型大学。


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的开始,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华中工学院就是由中南大行政区的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以及华南工学院的有关机电专业调整合并而成的。成立之初共有8个本科专业,4个专修科,有教师202人,学生2673人。当时国家的投资1326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后的1326万元,选址在武昌喻家山。


华工的建设者,除去从中南区五校调整合并过来的人员外,还有参加基建的万多名施工大军和从中南区抽调的少数行政干部以及由教育部分配来的百多名应届毕业生。


1954年8月,中共武汉市委批准华工成立党总支,熊小村兼任党总支书记。1957年5月华工召开第一次全院党员大会,选出第一届党委会,彭天琦任党委书记,朱九思、熊小村、黄礼任副书记。1960年9月华工召开第二届党员代表会,选出彭天琦任党委书记,朱九思、熊小村任党委副书记。同年12月,由于彭天琦调任中共武汉市委第二书记,中央批准朱九思为华工党委书记。1964年8月,华工召开第三次党员代表会,选出朱九思为党委书记,熊小村为副书记。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种“红卫兵组织”纷纷成立,华工党组织陷入瘫痪。


1972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下达“关于成立中共华中工学院”临时党委会的批复:朱九思任党委第一书记,刘崑山任党委第二书记等。


1979年9月中央批准朱九思任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84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黄辛白在校系两级干部会议上宣布教育部党组《关于华中工学院领导班子任免的通知》:朱九思同志任名誉院长,黄树槐同志任院长,李德焕同志任党委书记等。朱九思在校任职30余年,一直担任我校党内领导人职务。


华工党组织是教育改革的先锋队


文革后,华工党委书记朱九思反思高等教育,深深感到五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后,全盘苏化的教育体系、理工分家、教学为主等,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苏联人早在50年代末就提出“要培养知识面宽的工程干部”。因此,他认为专业调整已经刻不容缓。


1977年朱九思曾经给邓小平写信汇报,认为照搬苏联理工分家使教育发展受到限制与赶超不适应,并建议:1.理工结合;2.办成教学科研两个中心;3.发展研究生教育。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华工有31项科研成果,获科学研究先进集体称号,就说明华工对科研很重视。


1978年底华工党委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朱九思提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学院的现代化建设上来,一切工作应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把学校办成“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使学院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流大学。


1981年华工在制定《十年规划》时,进一步提出把学校办成理工文管相结合,教学科研并重的综合性大学。
1982年,华工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朱九思提出按学科设专业以及“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教书育人,全面负责”的教学指导思想。朱九思的教学理念是与当时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的教育决策相符合的,而且在教育部后来召开的会议中也得到认可。之后华工在庐山召开科研工作会议,朱九思又提出“敢于竞争,敢于转化,发扬优势,转化劣势,开创新局面”的要求,使学院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华工已有45个专业,27个硕士授予点,9个博士授予点,可招221名研究生,新型综合体制的基本轮廓已经形成。


1984年国务院批准华工成立研究生院。


以上事实都说明,华工党委书记朱九思的教育理念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他引领着华工党组织和全院员工,使华工在不断进取中,逐步发展成为先进的综合性大学。


华工党组织是学生的育花园丁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华工党委在德育方面,要求学生爱国爱民,成为有奉献精神的青年;在智育方面,要求能理论联系实际,有独立能力及创造精神;在体质方面,要求身体健康。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党委在教学计划中都做了全面安排。华工党委书记朱九思还从办学多年的实践中得出经验,认为在智育方面,高等大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他提出“教师为了不需要教”,这是适应知识不断创新、科学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是对过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创造能力的改革,也是对只“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思想的突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他还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教学指导思想上重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教书育人,全面负责”,把培养能力作为根本要求,并是当务之急。


教学原则强调“启发式”“少而精”,克服“抱着走”“满堂灌”,要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


教学计划要有利于加强基础,又不能学习负担过重,控制总学时不超过3000,基础与基础技术课要占60%以上。设选修及免修课,结合学生实际安排。重视外语教学。


专业设置要按学科设专业,学生在前三年按学科学习,后一年分组选专业学习。 在华工,不仅是按照朱九思书记的教学思想安排教学,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从多方面入手,如办《大学生学报》、举办研究生“科学讨论会”、开办学生的“第二课堂”、成立研究生的“科技咨询服务公司”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并使其能有个自我耕耘的园地,加强与生产单位的联系。


华工一贯重视专业实验室及图书报纸资料室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及文献资料查阅。华工图书馆藏书579万册,面积53000平方米,拥有4200阅览座位,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委书记朱九思认为所谓“创收”等是错误的,是“不务正业”、“得不偿失”,他说:“学校是纯学术机关,学校要成为名符其实的学校,学校要成为加强精神文明的基地”,要“不变色,学会做人,把奉献放在第一位,做中流砥柱,不随波逐流”。从以上看,华工以朱九思为首的党组织为了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及创造能力是极费苦心的。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