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2月,我奉调从造船系二年级转到外语教研室的英语师资班来学习。外语教研室隶属于基础课部,基础课部还下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和体育教研室。当时外语教研室是张义斌老师负责,教研室的老师有50多位,负责全校的外语课教学。学校那时采用的主要是苏联的教育模式,外语教学任务以俄语为主,因此俄语教师占绝大多数。由于缺乏英语师资,1965年,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学校确定从二、三年级中选拔出中学阶段学英语的学生组成英语师资班,共15人,分别来自造船系、机械系、无线电系、电力系和动力系。陈厚勤、朱月珍、顾纪鑫和彭许根都是我们班的同学。主要任课教师是吴驯叔老师。负责我们班的辅导员是叶其荣老师,他一直在政治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非常关心我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心血。
外语教研室当时设在东三楼的三楼,只有两间房,一间是办公室,另一间是资料室,开全教研室大会五十几个人都挤在那个办公室,办公室中间是一张兵乓球桌。教学设备非常简陋,只有一台钟声牌的盘式录音机和一台留声机。吴驯叔老师要求我们听英国的灵格风唱片,练发音,15人经常一起围着那两台设备转。教材和参考书也很少,只有一本英语精读教材,还有一本由中文翻译过来的泛读教材,书名是《跟随毛主席长征》。当时学习条件虽然很艰苦,但大家很勤奋,基础打得比较扎实。1966年2月,我们15人被分别派送到武汉大学和武汉外专学校进修学习,可文化大革命把我们的进修打断了。1968年,我们参加毕业统一分配。15个同学中有9个留校任教,其他的回原专业分配了。这是外语系历史上举办的第一届师资班的概况。
1972年,学校为了扩大外语教学语种,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决定办日、德两个语种的师资班。当时是由叶其荣老师和我负责,从华师一附中、华师二附中和华工附中应届毕业生里选拔了一些政治思想素质和外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我们将选拔的14位学生报学校审核,学校审批通过。他们不需上山下乡,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我校学习日语和德语专业。这14名学生分成日语和德语两个班,佘振明老师负责日语班教学,叶其荣老师负责德语班教学。后来教研室根据学校领导的意见曾安排他们到工厂和农场进行学工和学农劳动锻炼,补了“上山下乡”这一课。这14名学生在学习日语和德语期间,同时学习了英语作为第二语种,他们毕业后有的没有教日语或德语,而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1971年学校正式招收工农兵学员后,大部分外语教师分散下到各系,少部分教师留守教研室。留在教研室的英语教师的任务之一是编写一本《基础英语语法》。该书由当时年届六旬的游经世老先生主编。他每天准点上下班,一到办公室就伏案埋头工作。该书印出后并未署游先生的名,而是注了“外语教研室编”。在那个年代,许多老教师都是这样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我们学校当时没有英语专业,在学校支持下,我们选拔了英语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把他们作为师资力量来培养,共30名学生分成快班和慢班。主要由周之鉴和熊性淑老师任教。当时基础课部李冬老师担任党总支书记,夏志民老师任副书记。那段时间学校对培养这届师资班寄予很大的希望,还从美国波士顿大学聘了一位外教Millward教授作为这个班的英美文学任课老师。从这届师资班毕业留校的学生,后来都成为外语系的教学骨干,如现任外国语学院的院长樊葳葳就是其中之一。
1977年和1978年,外语教研室还先后举办了第二届日语师资班(20多人)和德语师资班(11人)。
1977年至1979年,外语教研室编印了《外语学习》月刊,免费发送到全校各教研室和各班级,并邮寄给部分全国重点高校,最高印数达6000多份。该月刊对于活跃我校师生的外语学习气氛、辅助外语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该刊一直由周少南老师负责主编。
1979年5月,我校获批设立“科技英语专业”,这是外语系发展历史上一件重要的事。1980年8月,外语系正式挂牌成立,系党总支书记是钱衡弼,副书记是徐毅、关沛,系副主任是张义斌、冯玉昆和王烈汉。下设有四个教研室:科技英语教研室、公共英语教研室、日语教研室、德法俄语教研室。
1981年外语系启动了三件重要的工作:一是正式招收五年制的英语本科生,二是开始办研究生班,叫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研究生班,三是举办首届“中南地区高校英语师资培训班”。1981年科技英语专业首批正式招收5年制本科生,考虑到专业是科技英语,不能纯粹修语言文学,我们学校又是理工科背景的大学,我们的教学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必须要学一些理工科基础知识。当时我就是用英语给学生上的数学课,史美洲老师上的物理课,也有一些理工科课程就随有关专业系的学生一起学习。同年我们开办研究生班,第一届招收了13位学生,周之鉴老师是指导教师。周老师在我们系的发展历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我们外语系首次招收研究生,师资力量和水平不足,教学设备也严重缺乏,他克服了很多困难。周老师担任这个研究生班的指导教师和主要任课教师,我给他们上的是英语数学课。
也是在1981年,老校长朱九思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注重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而外语教学又是国际交流的突破口,当时我国与美国、英国等签署了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为了落实中美、中英文化交流项目,借此推进高校外语教师队伍建设,经原教育部批准,我们外语系开始举办英语师资培训班,这在中南地区可谓首创。考虑到招收地区范围,我们确定为“中南地区高校英语师资培训班”(简称中南班),当时中南地区的各个高校都积极报名选送外语教师来参加培训。在培训班的基础上,我们又办了英语助教班。英语师资培训班和助教班都是由中美、中英文化交流项目选派的外籍教师任教,同时我们外语系也派合作教师当助教。这个合作交流项目不仅在国内培训,我们也选送一些青年教师到国外大学交流学习,我校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学习、培训在高校中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也使我校外语教师队伍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周少南老师曾担任中南班的合作教师,后接着负责中南班的管理工作3年。期间他曾赴南宁参加全国同类型培训中心的经验交流会,他在会上的发言得到了原国家教委外语处负责人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1984年,在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我们申请加入全国英语专业委员会,我专程去北京外国语学院找了英语专业委员会当时的秘书长杨鑫南,著名主持人杨澜成名后,我才知道杨鑫南就是杨澜的父亲。后来我们申报全国英语专业委员会成员获批准,我们是全国理工科院校中首批加入全国英语专业委员会的成员。
1985年12月,当时外语系的书记钱衡弼老师,张义斌系主任及周之鉴老师等,提出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外语系的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应该申报英语专业研究生硕士点,大家取得共识确定以“专门用途英语专业硕士点”申报,随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材料。材料整理完已近年底,由我和郎勇到北京送申报材料,我们把材料送到五位评委的家里,向他们介绍我们华中工学院外语系的情况。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7月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我校设立“专门用途英语专业硕士点”。这个硕士点获批在全国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是首批,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时获批,硕士点的获批对我校外语学科的整体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专门用途英语硕士点”名称,在1995年随全国高校统一更名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1986年硕士点获批后,当年外语系招收了7名硕士生。
1986年下半年我被抽调到原国家教委外事局去实习,时间约4个月,1987年被派到挪威使馆工作,1989年10月任务完成后返回学校。回到学校后不久,校党委书记李德焕接见了我们十几个回国人员。他在各方面对外语系的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1990年,学校任命我担任外语系系主任,郎勇和雷小川任系副主任,关沛老师任党总支书记。为了进一步拓展外语系的国际交流,我们积极筹办国际会议。1994年11月9日至11日,由原国家教委外事局、比利时王国对外援助署联合赞助,我们学校承办的“第一届外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一号楼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各国的学者以及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重点高校的正式代表共计109人出席会议,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得很成功,在国内特别是在武汉地区高校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开幕式由我主持,校长杨叔子院士到会并讲话,会后由我校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论文集。这届外语国际学术交流会在武汉地区也是首次,对武汉地区的国际化交流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后来我们又举办了一次全校外语教学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由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姚宗干主持,已退休的老校长朱九思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开会前九思同志把我找到办公室询问会议情况,由此可见老校长对外语教学是非常关心的。会上我和周之鉴老师分别就我校外语教学工作做了发言,这次会议推进了全校上下对大学外语教学工作的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