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中期的华中工学院
华中工学院不是一所古老的大学,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一所教育部直属院校,是工科性质的重点大学。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全盘学习苏联经验,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对原本办得有声有色的多科性综合大学进行了人为切分。比如将清华大学的文科、理科都划归到北京大学,使其成为一所纯工科大学。浙江大学情况也类似,文科、理科的主要部分都调整到了复旦大学。
华中工学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建起来的。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高等教育计划会议,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院校,即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将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四校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热能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分别并入华中工学院和中南动力学院。1953年5月15日,高等教育部在审定中南区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方案时,又决定将筹建中的中南动力学院并入华中工学院,将华中工学院建设成以培养机械工业和电力工业建设人才为主的工科大学。此后,在这种纯粹工科的单科办学模式下,华中工学院运行了将近30年。
但是,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许多高校管理者和教育专家都感到了单科院校的弊端,以及照搬苏联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随着国人思想的大解放,接触世界高等教育的增多,这种认识就更加强烈了。华中工学院的学校领导,就是具有这种认识的高校领导代表之一。早从1970年起,华中工学院的主要领导就开始对1952年的院系调整产生怀疑,进行反思,深切地感到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的理工文分家、专业设置过细,给华中工学院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他们认为像理工科的人才培养,理是工的基础,工是理的应用,现在的基础和应用相脱离,就很难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1981年,华中工学院向教育部报送《对拟定教育事业“六五”计划和十年设想的意见》中,就表达了这种意见。1981年7月10日,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对目前高等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我见》一文,第一次公开提出要改变大学结构,把华中工学院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这在当时是很大胆的想法和提法。在随后给教育部的华中工学院《今后十年的规划与设想(草案)》中,华中工学院又进一步提出十年内的奋斗目标是“把我院办成包括理、工、文科和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并重的综合性大学”。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华中工学院用实际行动开启了创办综合性大学改革的尝试。“这在‘华工’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在全国高教界,则开风气之先,到20世纪90年代至世纪之交,许多纯工科大学,包括一些历史悠久的名校老校,也都纷纷向综合性大学转变。”
朱九思院长和刘颖、马毓义、陈挺三位副院长,是这项改革的主要决策者和推行者。他们都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中学习过,对于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的情况也比较了解,所以义无反顾地开启了改革之门。而时间退回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做出这样的决策,需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和政策风险,推进过程中也需要克服巨大的困难。
在当时,开设新专业需要经过教育部批准。华中工学院首先上报新增加的是一些理科专业,这些和工科是“天然兄弟”的专业的增设,也颇费了一番周折。比如第一个上报的是应用数学专业,教育部就压着不批。1979年教育部召开高教会议之际,教育部部长蒋南翔来到华中工学院所在的小组参加分组讨论,朱九思院长抓住这个机会发言,阐明工科院校增加理科专业对工科专业是具有促进作用的。他说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很快,计算机已经发明并投入运用,工程学科对于数学的运用要求比过去高得多,工科院校必须加强数学教学,这样才能适应科技进步的形势。蒋南翔部长采纳了这一意见,此后不久,华中工学院的应用数学专业获得批准,在校内建起了数学系。后来,化学系、物理系的相继创办,也都走的是类似的道路。
而想在工科大学开办文科,遇到的阻力就更大了。教育部开始并不同意理工科大学办文科,用当时校领导的说法,“要想做这种尝试,只有走更为迂回的道路”。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先办研究所。研究所不用向教育部报批,学校有权自己设置。通过这样的方式,召集人才,探索方向,集聚研究成果,等到条件成熟再由“所”转“系”。二是借助朱九思等校领导的人脉资源,到教育部找相关部门、有关领导反复做工作,用当时的一个说法叫做“磨”,得到同意,甚至是默许后直接办系。
1980年到1981年,华中工学院先后创办了哲学研究所、中国语言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社会学研究所等,用的都是第一种方法。后来,又有了历史研究室等文科机构。比如,1980年创办的中国语言研究所是华中工学院率先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创办的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到1983年创办新闻系之前,这个研究所已经拥有研究人员12人,由知名语言学家、中国语言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严学宭教授兼任所长,主办有面向全国发行的后来成为语言学界权威期刊的《语言研究》,已经招收了两届研究生。另外,面向全校开课的中文教研室也有了12名以中老年为主的教师,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开出多门相关课程。至于1980年创建的外语系,以及后来创办的文科各系,都是走的后一条路子逐步建设。就这样,华中工学院向着创建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