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城生:怀念人生导师朱九思—我在华中工学院成长历程的点滴回顾

发布人:   时间:2016-08-29     浏览次数:


    我们在实践九思校长的“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教学与科研要紧密结合,科研水平高就会使教学水平也高”等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有着许多成功的例证。其中有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在围绕节能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的过程中,把推广应用到武汉青山热电厂的科研项目同时在教学环节上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使科研和教学取得了双丰收。据1987年2月出刊的《华中工学院院刊》第400期报道,1986年湖北省教委在高等学校大学生中举行的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中,我院共有66项科研成果获奖,获奖项总数及甲等奖总数均列全省第一。其中获甲等奖的五项成果中,我指导毕业设计的学生“电力系电机822班杨杰同学完成的《火力发电厂风机中变极调速节能电动机的设计》的这一课题,对青山热电厂现用风机电动机进行了变极绕组的研究,编制了专门的谐波分析程序,并用微机进行分析计算,从而解决了原风机用电动机低速档起动困难和变速切换中安全可靠性差的问题,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受到工厂好评”,因而荣获甲等奖中的第一名。


     我的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促进了电机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同时也丰富了教科书的内容。如在电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电机设计的教科书中,就把我写的论文《三相绕组的三角—星串、并连接法》及我所写的署名为华中工学院的单绕组多速电动机等内容都编了进去,使教科书的内容得到了充实(详见西安交通大学陈世坤主编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电机设计》下册第9—10页、第33—36页,由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1986年北京第六次印刷)。可见,我们的科研成果不仅促进了我校电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兄弟院校也已把它编入正式出版的电机专业的教科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确实为我国电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十分幸运的是,在我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到普通教师的38年成长历程中的各个关键阶段,都亲身感受到了九思校长的亲切关怀和教导是多么的循循善诱,九思校长是名副其实的我的人生导师和可敬的长者。通过对自己在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38年艰辛成长历程的点滴回顾,我更加怀念自己有幸得到九思校长亲自培养教育的漫长岁月!正是九思校长“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教育思想使我受益终身!我读大学的五年不仅没有虚度而且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也正是在九思校长的亲自关怀下,我亲眼见证了我校电机专业在几十年中的逐步成长,其学术地位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不断提升的过程,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步进电动机的科研成果被国家选送到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展出,高教部看到我校电机方面多个科研成果在国家建设中很有实用价值,从而决定重点支持华中工学院并拨款拨设备等在我校办起了校办电机厂作为电机专业的教学科研生产的校内基地。随着我校电机专业多位老师获得多项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本专业在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和水平的提升等,中央又决定在我校建国家电机重点实验室,1990年我校电机专家林金铭教授和我出席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行的国际电机会议的时候又决定第二届国际电机会议在中国武汉(华中理工大学)举行,可以看出我校的电机专业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从国内到国际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从1960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后的三十多年中,我仍有幸继续得到九思校长的关怀教育,在大学五年期间着重磨炼出来的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责任心等得到了持续的施展,我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得到国内电机界的高度评价,1979年发表的论文还得到了九思校长的亲口称赞,在1985年我荣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92年我荣获了第二个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在华工我已一步步地成长为在教学和科研中均有丰硕成果的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导师。由许实章教授和我共同指导的程小华还曾跟着我到广东工业大学完成博士论文的撰写,1994年回华中理工大学答辩获博士学位,现已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我还曾被选为武汉市洪山区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华中理工大学工会副主席,调到广东后还曾被聘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高校高级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电学学科组专家,曾被评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等。


    在整个华中大都在热烈讨论“华中科技大学怎样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弘扬九思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精神”并隆重纪念九思校长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对在九思校长的亲切关怀教育下,在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逐步成长历程的点滴回顾盼能告慰我的人生导师九思校长的在天之灵!

 

    (张城生,1960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任电力系教授,后调至广东工业大学任教授。曾两次荣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三等奖。)
 

上一页 [1] [2] [3] [4]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