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九思:异军突起——原华工历史回忆录

发布人:   时间:2013-11-16     浏览次数:



    因此到了1960年以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我们的科学研究开始有了,但是题目不多,但是有了,敢做了。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还必须解决实际问题。遇到文化大革命,我到现在还记得,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是1966年,我们科学研究没有上课,就是停课闹革命,不上课了,但是有少数的教师关于重要的科学研究还保留了三项,不搞不行,接受了任务,国家等着要,生产部门等着要。一直到1969年,大批的教师、学生下乡,我们还留了三个课题的教师在学校搞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我们又增加了一点,接受了新的任务,把下乡的极少数教师调回来搞研究工作。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科学研究虽然不是个别的开展,但是也增加了不少,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更不用说,放手搞。当时正好业务部门,比如说一级部机械工业部,四级部电子工业部,这些部下属的研究机构都下放了,研究人员都走了,它下面没有人搞研究工作,那不行啊,那就找到我们高等学校搞研究工作,我们就接受,它给钱。文化大革命的后期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得不错,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也不是很小。因此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1978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科学大会,我们学校和浙江大学受到奖励,要我们两个学校准备书面发言,在大会上书面发言。我当时又是院长,又是党委书记,我当时参加会了,我准备了大会书面发言,题目就是“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科学研究是源,是发源地,教学是流,是发源地下面的河,所以科学研究和教学是分不开的。大学只有课本不行,照本宣科不行,教师必须有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科学研究要很紧密地和教学联系,这个思想明确了。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科学研究和教学结合的思想逐渐形成了。

 

    第三,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我们学校变成华中工学院,高度的积极性是怎么产生的,总是要通过一个实践才能形成思想。文化大革命的后期,1959年根据海军的需要,我们建立了造船系,三个系,一个是制造,一个是船舶发动机,第三个是船舶的电气。需要建立实验室,发动机的实验室基本上有,就是没有人进,船舶电气实验室基本上也有,我们有电气系,只有造船系,造船专业需要一个船舶实验水池,船设计好了之后要做成模型,放在水里面进行实验,到底稳定不稳定,速度怎么样。因此造船系的主要专业是造船,造船的实验室主要是需要有一个实验用的水池,其他的实验室都有限。当时只有上海交大有一个船舶实验水池,我去看过,但是这个船池建得不好,有点漏水。我们成立了造船系,我就一心一意想建立一个船舶的实验水池,我们要建得比上海交大要好,上海交大那个是100米,我们要建得有120多米,要建得比它好,很花钱,但是不建,造船专业的质量很难保证。我就一心一意想建这个水池,究竟要花多少钱,我心里有个数,大概要有500万左右,那时候的500万就相当于现在的5000万。但是非建不可,于是我就向上面做工作,船池你们可能还没有去看过,在山脚下,单做了一个实验室。船池有120多米长,有6米宽,有14米深,本身盖房子就花钱,但是最重要的是船模的要求很高,要求很稳,温度在22度,湿度要保持一定,这个好办,有去湿器。最难的是什么呢?要求这个船池没有什么沉陷,开始建的时候是平的,一直使用几百年几千年没有任何深陷,耐受沉陷,一沉陷就不能用了。造船系的船舶实验水池有120米长,加上外面的房子,大概有130、140米,山脚下是小丘陵地带,但是又必须在这个地方做,因为除了那个地方有那么长的空地之外,其他地方没有。但是有沉陷不行,那个地方是一个小树林,有一点高高低低,怎么办呢?我是学文的,我不是学工的,更不是学土木建筑的,但是事到临头必须进行,我们的基建科有一个主要的领导,姓王,叫王非,是清华毕业的,在房子的建成建设方面很有水平,那没有问题,但是出地100多米,又要沉陷不准,这可是一个难题,我再往上提也没有地方提,叫做逼上梁山。我就跟王非商量,采取100多米长的水池,下面就好像一个桩、两个桩,三个桩,下面有几十个桩,下面的桩尽量打到坚实的土地上,没有填土,然后上面再横梁,究竟有没有把握呢?老实说,有没有把握,但是除了这个办法还有什么办法呢?没有什么办法,逼上梁山,只好这么办。我是学文的,工程不懂,但是负责人必须下去进行,我就下了这个,我说继续办,100多米长,大概每隔七八米一个桩,这个桩大概有十米左右的高度,不管上面的土怎么样,下面的土都是老土,原始的土,不是填土。只好是大胆的建,不建怎么办,一直采取这个办法搞,但是万幸,这个点子出对了。我的第一个印象,到了最困难的时候,那时候要大练军,你不大练怎么办?你不能够坐以待毙。你们可以到那个水池去看一看,那是很有气派的,很长很高,相当大。


    我当时也是没有办法,有意识的采取钓鱼政策,什么叫钓鱼政策呢?假如一下子提出来这个实验室要500万才能够建成,上面会不会批?钱太多了,你提少一点才可以批准。我说这个实验室大概有100万就行了,事实上没有办法,说瞎话,这是逼出来的,不然的话拿不到钱,实验室盖不起来,教育质量很难保证。我们实验水池就这么样在大干的情况下盖起来了,你们可以去看一下,一直到现在在全国,特别是在中南地区长江领域以南这一带,很多省、很多地方的造船机构都到我们这个水池来做实验。这是我们学校建校以来建设的最大的实验室,非常有气派。这样一来,虽然没有提500万,只提了100万,但是当时省里面的教育经费其他的学校也不要,我们去要,一年要个百把万,有个三、四年就差不多了。这也是一个锻炼,什么锻炼呢?在大干的时候要大干,不要畏畏缩缩,怕这怕那,那就一事无成。我的高度积极性经受了第一次考验,胆子真的很大,几百万的工程,就这么干了。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大概花了三年多到四年时间,这个实验室终于建成了。一直到现在,在全国来说是很好的,很多单位来做实验,他们来做实验要花钱,所以这个船池本身收入也很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