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工程物理系发展始末

发布人:   时间:2014-02-14     浏览次数: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703专业座谈会口述实录


    2013年12月13日,校史研究室召开了原工程物理系703专业部分教师座谈会,共有8位老教师参加了座谈。在座谈中,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了在那段艰难岁月,703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点滴往事。我们根据他们的录音进行了整理,特此刊出共同分享。


                                                                

艰苦创业 培养人才 提高自己
                                                        

钱衡弼口述  唐萍整理


 

    今天座谈“703”的事,“703”是当年工程物理系的一个专业,教研室的代号。工程物理系当时称七系,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1960年代初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时撤销,仅存在5年左右时间。“703”成立较晚,是1960年2月左右才成立,1962年下半年就撤销了,只存在3年多时间。当时保密制度很严,教研室之间,甚至同教研室个人之间,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大家凭着一股精神,一直往前干。


    我是原机二系铸造专业1956级的学生。1958年大跃进,教育革命,大办工厂时,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学校组织了300多名学生下工厂参加生产劳动。我们所在的220小班(铸造专业共分为5个小班)全是中专毕业后保送来的,所以几乎全小班同学都下工厂劳动。1960年2月,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下工厂同学回系学习,这时正赶上办新专业的又一高峰。铸造专业共有10多位同学抽调到703教研室工作。这10多位学生中,我们220小班占一半以上,可能因为703专业对化学要求较高,而铸造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多学了一门物理化学,中专生多学了一门分析化学。


    我们到七系报到时,教研室房间内除了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外一无所有。调来的教师除化学教研室的王海龙老师、于翰卿老师外,其他的都是铸造专业1956级学生,当时叫提前毕业。1961年还从铸造1957级的学生中调了几个来。1962年由于放射化学实验课的需要从无线电系调来了一个毕业生。徐辉碧老师原是北大的老师,1962年2月调来,正是雪中送炭。她来后,就开设专业课——铀钍化学,解决了燃眉之急。1961年下半年后,校领导已考虑一些新专业要下马了,703专业部分提前毕业的老师又回原专业去学习,毕业后重新安排工作。其他教师直到703专业1963届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毕业分配后,或回原教研室,或调任其他工作。前后在703教研室工作过的同志有20人左右。


    703专业的学生大概也是1960年从1958级的学生中转过来的,基础课由化学教研室承担,其他教学任务就得由我们承担了。我们自己刚从铸造专业转过来当老师,放射化学是干什么的?怎么教?一窍不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当时教研室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听说黄石大冶铜矿的矿石中含有铀,便组织部分老师到大冶龙角山铜矿想方设法从矿石中提取铀,这样既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又为专业建设打好扎实基础。二、组织部分教师到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去进修,为开设专业课、实验课作准备。1960年底至1962年1月,我就被派往兰州大学进修放射化学。三、请化学教研室老师为我们补基础课,以提高业务水平。
当时尽管条件差,困难多,压力大,任务急,如教学任务是硬任务,到时必须开课。在院系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同志们不怕苦,认真钻研业务,现买现卖,较好地完成了自己承担的任务,使得703专业唯一一届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按时毕业。


    这届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普遍受到好评。部分学生走上原子能工业第一线,他们深入实际,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李定凡同学尤为突出,今日母校以他们为荣。

    (钱衡弼,原703专业教研室支部书记。703专业下马后,到教务处任秘书,曾任经济学院总支书记等职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