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大电类学科发展史专题

发布人:   时间:2014-04-10     浏览次数:

编者按:一所学校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其学科的成长史。建校初期,我校共有四个系:机械制造系、内燃机及汽车系、电力系、动力系。建校60多年来,电力系培养的教师、学生参与了我校一批新兴学科、专业的创办及发展。当前,我校大电类学科已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群。


校史研究室于2013年12月31日、2014年2月28日召开两次大电类学科发展脉络座谈会。潘垣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姚宗干教授及李再光、陈德树、王筠、罗志勇、陈锦江、林士杰、陈珠芳、张太行、邓星钟、刘昌时、李劲等老教授参加了座谈。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电力系师生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在学校学科发展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本期《校史研究通讯》刊登他们的回忆文章,以期真实再现我校大电类学科的发展始末。

建校初期(1954~1975年)我校电类新专业发展情况回顾


王 筠


我是1953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被录取到华中工学院电力系发配电专业的学生。按学校通知,于1953年9月 到华中工学院桂林分部报到入学。在桂林分部上了近两个学期的电力系发配电专业的基础课(含一部分金工实习环节)。1954年6月初,按学校安排由桂林集体分批迁回到武汉市喻家山下校本部(在桂林分部除发配电一年级新生外好像还有机械系高年级学生)。


到武汉集中后,正值武汉防汛,全校师生均投入到防汛战斗中。9月份开始上课,当时电力系只有两个专业。一个是发配电专业(全称为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即我所在的专业,另一个是电机电器专业。


大约到1955年秋,成立了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简称工企专业)。当时是从发配电53级学生中抽调30名左右转入工企专业。所以工企专业一成立即有三年级学生,1957年就有毕业生。1956年开始在电力系又成立了无线电技术专业(最初称无线电工学)和自动远动专业,并开始招生。


我是在1955年被抽调任电力系半脱产政治辅导员。按半脱产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每学期少学两门课,推迟一年毕业,以便担任较多的工作。所以我是于1958年随工企专业第二届学生毕业。我毕业后留校任教,分配到电力系无线电技术教研室任教研室副主任,并承担“发送设备”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时电力系的无线电技术专业首届学生已进入三年级。


除1960年初到1961年初调我到综合无线电厂任厂长,负责筹建综合无线电厂一年左右时间外,我一直在无线电工程系(后改为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的无线电技术专业任教并兼任一些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一直到退休。


在我的印象中,1958年8月我参加工作时,华中工学院共有机一系、机二系、电机工程系、水力电力系、热能动力系、冶金化工系和一个机械厂。1958年10月份,机一系和机二系合并机械厂归属机械系。1958年11月,学校又新成立了工程物理系。1959年上半年成立了船舶工程系,其所属有五个专业。


大约在1959年下半年,在电机工程系的无线电技术和自动远动两专业的基础上又设置了电真空技术、数学计算仪器及装置以及无线电导航等三个无线电电子学专业。


1960年初,全院又新上马了24个新专业。其中属无线电电子学类的就有7个。这样就把这些无线电电子学类的新专业从电机工程系划分出来成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系。同时成立了综合无线电厂(归属系里管)。1960年9月,撤销了无线电电子学系,分别设立无线电工程系(万发贯为系主任)和自动控制系(陈珽为系主任)。

无线电工程系设有半导体器材与材料、无线电元件与材料、电真空技术、无线电测量仪器、水声工程、无线电遥控遥测、无线电定位与导航以及无线电设计与制造等8个专业。


1961至1962年随着“高教六十条”的颁布,对大跃进中新上的一批新专业进行了调整。第一次由39个专业调整为27个(新专业9个,老专业18个)。1962年2月第二次调整,由27个专业调整为23个专业。1962年7月第三次调整,由23个专业调整为18个专业。这18个专业中属于电子类的专业为无线电技术、无线电材料与器件、电真空技术和自动控制4个专业。


1971年春季,国务院科教组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四机部(后来的电子工业部)提出希望我院设置一些新专业,如激光无线电通信等7—8个,最后经学校研究决定除雷达专业外共设置了9个新专业。


直到1973年,国务院科教组反复论证确认我校设置36个专业,其中60%以上为电类,特别是电子类新专业如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可控硅器件及应用、半导体器件、无线电技术、磁性材料与器件、电真空器件、自动控制、工业电气化自动化、电子计算机、无线电通信、微电子学、无线电元件与材料、船舶电气化自动化、激光技术、电器、电子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软设备等。

(王筠,电信系退休教师,曾任原华中理工大学教务长等职。)


[1] [2] [3] [4] [5] [6] 下一页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