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同志是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的原党委副书记,是华工最早的建设者之一。他于1953年调入华工,1978年病逝,在华工工作了二十五年。作为学院主要领导之一,他参与组织领导了华工艰苦建校和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为华工的建设勤恳工作、艰苦奋斗、克己奉公、鞠躬尽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是小村的爱人,同他一起调入华工,今年八十八岁。我不仅也经历了华工的建校过程,还有幸看到当今华中科技大学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为了能再现华工的发展历程,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现就小村同志在华工的岁月追忆如下:
一、艰苦创业,以身作则
六十多年前,华工在武昌喻家山开始建校。昔日的喻家山,一片荒野水洼,能看到的只有少量的农田、大小的坟堆、荒草杂树、破旧的茅舍和贫苦的农民。就是在这里,一万多名建设者开始了轰轰烈烈建设华工的战斗,要在这样的荒野建设现代化的大学城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啊!令人向往,但困难和艰巨是可想而知的,小村同志和首批的华工人就是在这种情景下走进喻家山、走进华工的。
建校初的华工人是来自中南五省五大院校工科专业的干部师生,其中教师202人、学生1459人,加上调派的干部职工共约2000人。因在建校初期,大家都面临着各种生活困难,小村同志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共度难关。如他原单位中南局在武汉市城区,住的是高干小洋楼,吃的是干部小灶,但调华工时暂借武汉大学场地办公,新调干部也暂住武大宿舍的空置旧房。我家是三代五口,也只能分居在两处,小村住在教师楼中的小储物室,我与老人、孩子住在三期肺病患者住过的一间宿舍,经过消毒后才入住,而且厨房是公用。由于住房条件太差,室内昏暗,白天也要点灯。我的二儿子刚出生不久,就一直在灯光下睡觉,眼睛成了斜视。当时家中老人埋怨我们不该调入华工,因当时给了我们两个选择,如到武汉市青工委就可住原处。当时小村虽然想到环境会艰苦,但他还是耐心地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后来从武大搬到华工新校区时因住房紧张,小村也是先人后己,克服困难,多次谦让,如先住学生集体宿舍,再搬丙种房、乙种房,经过七年,搬了四次家,才搬进了院领导标准的甲种房。在搬进甲种房时,房产科配了一套旧沙发(当时还算是高档家具)。他下班看到后,立即打电话叫搬走,并说“不要搞特殊化”,后房产部门要在平台上搭葡萄架,也被他拒绝。
新校区地处武汉郊区,离市区较远,当时只有一路公汽,且每班车间隔时间较长,交通非常不便。学校只有一辆大交通车和两辆小车。小村去市里开会,都是尽可能搭便车出去,乘公交回来。因乘公交拥挤、费时,他常回来很晚,影响吃饭和休息。华工的校区较大,从东到西距离较远,学校为方便处级以上干部出行,每人配了辆自行车,小村也将其退回,说是“多步行可锻炼身体”,因自行车当时也是稀缺物品。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生活较困难,学校很多人患肝炎、浮肿,党委决定让小村抓后勤和生活服务。他组织搞副食生产,办农场、营养食堂,到处联系地县的老战友、部下采购萝卜、大豆,改善伙食。虽然自己也患病,但他尽心尽力搞好后勤保障,从不利用职务之便多吃多占,如院膳食科为院领导送肉、鱼,他都会退回,人事处为解决干部困难,发的困难补助,他也将我俩的退回。我们全家都患有肝炎,但他都不让去营养食堂吃饭,自己在门口种了一点菜地,补充一些营养。
一次我儿子去教工食堂打菜,食堂领导看见后就到家里来,说给我们开个小灶,每天炒个菜,小村坚决不答应。后来食堂送过几次小炒,他也坚持交费,食堂工作人员很感动。
有次农场送来一车学校采购的萝卜,值班师傅来我家,要派些学生卸车,并带来一塑料袋萝卜给我们,小村一边打电话布置学生卸车,一边告诉师傅:“把萝卜拿回去给学生煮汤,增加点营养。”
回忆华工过去的艰难岁月,再看看现在的华工,谁也没能想到今天的变化,大部分教职员工都住进了新宿舍,比原来的甲种房还好,家属区路边停有各式轿车,这些巨大变化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但千万不要忘记创业的艰辛,艰苦奋斗的传统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