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耀东在中共武汉城建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发布人:   时间:2015-04-24     浏览次数:


    第二、抓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社科部教师在坚持改革政治课的前提下,认真讲好三门理论课,宣传部组织有实践经验的政工干部开设了德育课。并邀请著名的专家、教授来院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发学生为祖国四化而奋发学习的热情;为建设“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集中进行了校风校纪教育;为维护学院安定团结的局面,组织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学习讨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青年团和院工会配合宣传部在齐抓共管中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三、抓了政工队伍的建设。从招收首届新生开始,党委就十分重视建立一支由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政工干部队伍,各系配备一名专做学生工作的总支副书记,每个教学班配备班主任。目前我院本(专)科学生班已配有50名班主任,并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条例。为了协调和处理好学生中的重大问题,党委和行政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和处理学生中的重大问题,并不定期的去学生宿舍、食堂进行值班巡视。本学期还成立了学生工作部(处),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为稳定和提高政工队伍,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有计划地选送优秀政工人员外出进修;在政工人员中评聘教师职务;组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表彰和宣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关心政工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等,这些措施对调动政工人员的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去年学潮时,我院政工干部经受了考验,他们对学生做了大量工作,为维护学校安定团结的局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另外,治安保卫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维护了我院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我们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取得这样较大的成绩,原因很多,其中有四点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第一、依靠建设部和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与支持。我院基建工程一开始就受到建设部和湖北省领导的十分重视,分别列入部和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在投资、设计、施工等方面给予有力的保证,部和省的领导亲自参加选址、审定扩初,并多次亲临现场指导,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是我院基建工程取得高速度、高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优良工作作风给我院广大教职工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二、发扬了艰苦创业,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学院创建阶段,人手不足,无论是基建、后勤,还是教学、科研,面临的条件很差,碰到的问题很多,在院党委领导下,大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不分彼此,通力合作。为了早日建成学院,尽快培养人才,发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为了选址征地,有的领导带病奔走武汉三镇,来回行程三万四千公里;有的领导不顾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痛,步履艰难地来往工地上调查研究工程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施工最紧张的时刻,就吃住在工地上。全院教职工在一批老同志强烈事业心和模范行为感召下,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坚持战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短短时间内,很快取得了基建的投资效益和办学的社会效益。


    第三、加强团结是我院各项工作取得迅速进展的又一重要原因。全院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心只想把学院建起来,把工作迅速地搞上去,即使条件艰苦,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心情舒畅地去共同克服困难。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团结是革命事业胜利的保证,没有团结要搞好工作是不可能的,学院也很难有今天这个局面,不仅要有上下团结,还要有班子内部的团结,尤其是院、系(处)两极班子的团结更为重要。要搞好团结最重要的是相互谅解,相互支持,严于律己,顾全大局。


    第四、坚持改革。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工作就会有成效,基建工程之所以能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关键在于实行了投资包干和招标承包制。据十七个单项工程决算表明,共节约投资42.4万元,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总务处下属的一些单位,如车队、食堂等实行承包制,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像基建和后勤那样“立竿见影”,就已实行的部分改革的措施来看,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从改革的实践中使我们认识到,要办出城建学院的特色,必须从我院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深化改革,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今后,我们要按照十三大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和深化学院各方面的改革,开创我院工作的新局面。


    我院在创建阶段所形成的艰苦奋斗,开拓创业,团结一致,顾全大局,奋发进取和勇于克服困难,大胆探索改革的精神,对于实现我院新的发展阶段所要完成的新任务,仍然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