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克明:大学诗教的楷模——怀张承甫教授

发布人:   时间:2015-11-23     浏览次数:

诗教是中国高等教育与教学的重要内容。两千多年来,历代的教育家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诗教的重大意义。今天,宏扬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研究新时代的诗教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使诗教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服务,仍然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张承甫先生在理工科大学诗教中的实践与理论,不仅为探讨大学诗教提供了活泼的教学实例,而且,他的教学也为大学诗教树立了楷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丰富的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也泛指诗歌的教育宗旨和功能。出于诗教的需要,孔子(前551-前479)亲自刊定《诗》三百篇,对《诗经》下过很大的工夫,他的诗教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的学者文人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教的熏陶。中国的诗教传统,绵延数千年而无有断绝,这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值得研究的教育现象。


今天,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特别是在理工科大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继承中国诗教的优良传统,一直是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与学者们思考的重要论题。张承甫教授(1918-2003)数十年的教学生涯表明,他是理工科大学诗教最早、也是最为积极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他在理工科大学诗教中的实践与理论,不仅为探讨大学诗教提供了生动的例证,而且,他的教学也为大学诗教的实践树立了榜样。


一、诗以言志,汲引后学


张承甫是我国铸造工程方面卓有成就的知名学者,在几十年的工科教学中,重视诗教;其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颇有借鉴意义。他在专业的教学中,不只是停留在教学生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是上升到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并巧妙地将诗教贯穿在教学之中。


“凝固理论”这门课程,是张承甫先生为研究生讲授的学位课程。这门“凝固理论”原理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金属材料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兴理论。而此时的中国大地,“文化革命”,方兴未艾,大学校园,三径就荒。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要给研究生开设这门课时,国内尚无合适的中文教材,张先生以其在学术上治学严谨的学风、功底扎实的基础、造诣深厚的研究,决定采用英文专业著作为教科书,率先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凝固理论”研究室,并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英文版教材——Merton C. Flemings著的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凝固过程”引入理工科的研究生教学。


我是1981年初聆听张先生讲“凝固理论”这门课程的。当时我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铸造专业上的“金属学”课程,涉及金属凝固的理论甚少。由湖北省铸造学会组织的“凝固理论”学习班,给我提供了能在张先生的课堂上听课、学习最新凝固理论的机会。在半个多月的学习中,我发现张先生的每一次课,备课十分精心细致,最妙之处就是他的数学推导;由于Merton C. Flemings著的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一书,只给结论,没有推导,因此要读懂Merton C. Flemings的理论,十分困难。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公式的数学推导;而每次上课,都可以看到先生极其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张先生常常板书一黑板接一黑板,这使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无不为之感叹。


他告诫大家不要迷信书本,要持着科学的怀疑与批判态度去读书。每次课他只用二十分钟把讲授的章节概要以及要理解的问题指出,剩下的时间给我们写读书笔记或供课堂讨论用。读书笔记可用英文写也可用中文写,最主要是找出书中的错误。交上来的笔记,张先生都一一批改,不论是中英文文字语法的错误,还是内容理解上的错误,评分标准,均依据读书笔记。


恰恰就是这一次教学,使我大开眼界的是张先生的诗教,当时先生为我们讲授“凝固理论”课后,所赋七绝诗一首,诗云:


尚有余锋穿鲁缟,敢将残烛照滇池,
刘朗相望蓬山远,但在征途会有期。


这首绝句,不仅在于述志,而且通过教学,应用诗教鼓励大家,汲引后学,在科学的上面,共攀高峰。诗的第一句“尚有余锋穿鲁缟”,句中的“鲁缟”一典,引自司马迁(前145-约前87?)《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许慎(约58-约147)《说文》曰:“鲁之缟尤薄。”言即使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极远的地方,力量已尽时,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先生以“强弩之末”自况,比喻自己个人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敢将残烛照滇池”一句,先生以“残烛”自喻。“滇池”,晋人常璩(约291-361)《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 。


人云: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己。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此诗的前二句,乃先生言志;虽是“余锋”,仍然要矢穿鲁缟,虽是“残烛”,仍然要照亮五百里滇池。这是先生为学为师的写照,也是对教师的赞美,以及教师这一职业的礼赞。


后二句中,先生引用唐人李商隐(约812或813-约858)的无题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句,并反其意而用之,其用意在于鼓励我们这些参加学习“凝固理论”课程的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只要努力奋斗,勇于实践,就能攻克科学难关。


多年之后,先生的《凝固理论与凝固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国内高校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并被列为国内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的教材。而且,张先生在《金属学报》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嗣后,又出版《凝固理论技术》等多本专著,“凝固理论”成为国内铸造学科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在国内同行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1981年初,张先生讲授的“凝固理论”,使我们这些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第一次接触到现代金属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先生诙谐幽默的课堂教学,常使我们如坐春风之中。其言情达志,敷陈讽谕,抑扬涵泳之文,皆本于诗教。而读到他为我们题赠的诗作,更是倍受鼓舞,“但在征途会有期”一句,是先生对我们寄予的期望,也使我们“得诗人之心”,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这也是诗教的成果。当时我曾和诗一首,以述所感,诗云:


湖边聚会遇新知,荏苒光阴学感迟。
幸得金绳开觉路,蓬山相会有佳期。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版权所有